洒向乡村都是爱

作者: 陈艳伟

洒向乡村都是爱0

骄阳似火,穿行在山间田野,风吹在脸上都是热的。李铁梅擦了擦晒得红红的脸上的汗,走进一户户学生家中。

纵然是暑假,李铁梅依然很忙,走村串户家访、协助大学生开展支教、与教师们探讨教研……她说,这就是自己的暑假节奏。

从教近二十载,李铁梅先后在莲花县闪石中心小学、良坊红源小学、良坊小学、花塘小学4所乡村小学任教。她说,不论岗位如何变,对学生的爱始终没有变。

山道弯弯,弯弯山道。大山深处的校园见证了李铁梅的追求与担当,一茬又一茬从山里走出的孩子感受到她沉甸甸的爱。

岁月无声,时光留痕。2018年,李铁梅所在学校被全国少工委表彰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中队)”;2020年,学校获评“全省优秀少先队集体”;2021年,学校获评“萍乡市优秀少先队集体”;2022年,学校获评“莲花县最美校园”;2023年,学校被全国少工委命名为2023年度“全国红领巾中队”,获评“萍乡市廉洁学校示范点”、“红领巾奖章”三星章。

当好学校发展的“领头羊”

李铁梅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自身硬,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发展。

花塘小学是一所村完小,毗邻原湘赣苏区革命根据地之一的花塘官厅。结合这一实际,李铁梅与教师们一起创新校本课程,开发各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红色、绿色和古色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只要有空,李铁梅就抓紧时间学习。她不仅爱钻研教育学知识,还是省、市两级骨干教师,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她也爱好文学,在市、县级报刊发表了多篇散文。近年来,她主持并参与了3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在她的主持和带领下,学校的省级重点课题和市级龙头课题都获评优秀课题。

李铁梅珍惜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2018年和2022年,她参加江西省乡村中小学校长提升培训班均获评优秀学员。2023年,她以队长身份带领萍乡市6名优秀校长、教师到长沙星沙实验学校跟岗学习,被萍乡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学员,团队事迹还在《湖南日报》报道。

每天,在花塘小学的校园里,总能见到李铁梅悄悄地走进教室,坐在后面听课的身影。随堂听课、集体磨课、打造金课,已成为花塘小学教师们的共识。

“因为爱,所以全心投入。”经过李铁梅和教师们的艰辛努力,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2017年,她获得莲花县中小学校长优质课比赛特等奖;2018—2020年,她多次获得全县中小学思政课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她录制的微党课《信仰的力量》,在“萍乡组工微讯”展播。在她的引领下,花塘小学在市、县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做“龚全珍式”的好老师

莲花县是“将军农民”甘祖昌的家乡。李铁梅从小就听着甘祖昌将军和他的夫人龚全珍“老阿姨”的故事长大,正是从那时起,她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和龚全珍一样的好老师。

岁月荏苒,如今的李铁梅已和当年的龚全珍一样,如愿成了莲花县的一名小学校长。“向龚奶奶学习,就要学习她始终如一地爱学生。”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李铁梅在家访中了解到,花塘小学学生朱某的父母离异,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需长期服药,仅靠年迈的外婆捡破烂谋生。“一定要帮助她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一次又一次,李铁梅带着慰问品来到朱某家,与她谈心,让她感受到陪伴和爱。自那以后,李铁梅每学期给朱某500元钱作为学习和生活费用,从未间断。如今朱某已顺利考上高中,两人之间建立的深厚情感也早已超出师生关系。

教育是爱和唤醒。一次课间休息,学生朱某峰意外滑倒导致膝盖受伤流血。闻讯赶来的李铁梅立马抱起他上了自己的车,一边让班主任通知学生家长,一边和其他教师一起把学生送往医院。垫付医药费后,她守护在学生的床边陪着缝针包扎。为了不让学生害怕,有晕血症的她强撑着,一手紧握孩子的手,一手捂着孩子的眼睛,就在快要缝好针时,她晕倒在床边。医生见状,感慨地说:“这样的老师真有爱心!”匆匆赶来的学生家长见到脸色苍白如纸的李铁梅时,也感动地说:“孩子有你这样好的校长,我们放心了!”

学生需要关爱,只有关爱才能让学生茁壮成长。李铁梅爱学校的每名学生,虽然自己工资不高,但依然不时向贫困生伸出援手。她已不记得给贫困生买过多少学习用品,更不记得走访慰问过多少名贫困生。

师德为魂。李铁梅还有一个身份——龚全珍师德教育学院兼职教师。“宣讲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教育和心灵净化的过程。”在莲花县,她多次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开展师德师风宣讲,听众达3000人次。2019年暑期,她受邀到芦溪县进行师德师风宣讲,听众超过3000人次。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李铁梅利用线上资源,录制师德师风课程视频在线上推出,点击量达8000余次,受到广泛好评。

软硬兼具的“拼命三娘”

熟悉李铁梅的人都知道她工作很拼。正因为太拼,有人送她称号“拼命三娘”,她却说:“要推动学校发展,培养好每名学生,不拼不行。”

2016年,李铁梅刚到任良坊小学校长,就有教师和家长接连向她反映:学校小卖部出售垃圾食品,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校的环境整洁。获知这一情况,李铁梅的“硬”脾气就上来了,坚决关闭学校小卖部。因为牵涉到个人利益问题,当事人扬言要报复打击她,但她坚决顶住压力,将小卖部彻底关闭,引来家长们的一片赞誉。

李铁梅的“硬”不仅于此。有一次,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家长在学生教育问题上出现分歧,还引发争执。她闻讯赶到后,试着与这名家长沟通,但家长不仅听不进去,还指着她乱骂一通。在她提出找当事教师详细了解情况后再回复时,这名家长不但不听劝,还跑出校门,开车硬闯校门并扬言要撞学生。此时,正值六年级学生在操场上开展活动。就在小轿车撞开校门向学生急驶而来的危急时刻,李铁梅疯了一般叫喊并指挥着学生“赶紧躲避”,自己凭着“要保护好学生”的信念,伸开双手冲向小轿车,试图用柔弱的身躯挡住小轿车。也许是李铁梅勇敢无私的行为唤醒了肇事者的良知,司机在撞向她的那一刻踩了刹车,小轿车将她推行了几米远才停下。事后,师生和家长们纷纷佩服她的勇气,她坚定地说:“作为校长,我知道自己的命也重要,但是比起无辜的学生,我宁愿倒下的是自己。”

2017年,莲花县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为了让学校以最好状态迎接“国检”,李铁梅加班成了常态。每当夜晚,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总能看到懂事的儿子静静地蹲在楼梯口等她回来。每每此时,她就心怀愧疚。长时间的劳累,也导致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那一年,良坊小学被评为全县督导评估优秀学校。

自担任校长以来,李铁梅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第一个到校,站在校门口微笑着问候,迎接每名师生入校。同时,她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有一次,放学近半小时了,还在学校加班的李铁梅听到校门口传来一位老人的呼唤声。闻声赶来的李铁梅获悉,老人在校读一年级的孙子一直没回家,便一路寻来。李铁梅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并调取监控,确定孩子已出校门后,立即动员校领导班子成员配合家长一起寻找学生,并通过微信群发动家长们提供相关信息。一小时过去,学生还没找到,征得家长的同意,学校报了警。虽报了警,但她依然心急如焚,沿着孩子回家的路,大声呼喊着学生的名字,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一直寻到深夜,声音嘶哑的她浑然忘了自己还没吃晚饭。当民警将走失的学生送回家时,李铁梅才想起自己生病的儿子还一个人在家。也正是这一次,在偏远山区任教的丈夫劝她辞去校长职务。而她却这样回应:“对比龚奶奶,我们这点付出,算得了什么呢?”

肩上有责,再苦也毅行;心中有爱,何处不花开。回首过去,李铁梅无愧青春、无愧人师,亦无愧教育,惟愿继往开来,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