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 应助尽助 让“阳光”普照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子

作者: 徐光明 曾宪瑛

精准“滴灌” 应助尽助 让“阳光”普照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子0

日前,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调研组(以下简称“调研组”)一行,冒着酷暑,深入赣南9个县(市),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点、学生家中,全方位、多角度调研学生资助工作推进情况,并慰问学生资助工作志愿者,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以扎实的工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在信丰县体育中心二楼的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中心,进城务工人员刘某华带着两个女儿前来办理助学贷款。大女儿考上江西农业大学,二女儿考上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助学贷款额度是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最长贷款期限是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在读期间,不还本金,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最长5年还本宽限期,仅需支付贷款利息,无需偿还本金;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的,可申请继续享受贴息和相应的还本宽限期。”刘某华正好碰到调研组一行,她接受了一次来自调研组的面对面政策讲解。

政策早知道

来自大余县新城乡的肖某耕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的二儿子2023年参加高考,被省内某民办学校录取。肖同学提前在网上进行了预申请,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父子俩一起来到县资助中心,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提交材料、上传证件、签订合同一气呵成,十几分钟,贷款申请就办理好了。肖某耕连声称赞:“非常好!非常方便!有了这笔贷款,我家的压力小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5.9万人次、发放资助金66.3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省资助201.8万人次、发放资助金21.1亿元,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将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高考刚结束,崇义中学的高三毕业生都收到了一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里面包括助学贷款政策介绍、申请流程、还款方式、还贷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安远县、寻乌县利用官方平台推送了助学贷款相关内容,同时通过学校公告栏、家长会宣传,让助学贷款政策家喻户晓。信丰县开通了咨询热线电话,电话回访助学贷款办理有关事项,直接为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定南县安排乡、村工作组(队)开展入户宣传。于都县在办理现场设置政策宣传、办理流程专栏,播放助学贷款宣传片。

2023年暑期,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推出了“资助政策一点通”进行集中宣传,确保新生入学前对政策充分知晓;继续推行“资助结果全告知”措施,第一时间告知资助政策和资助结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畅通咨询和投诉渠道,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难必解;启动了“助人筑梦”——家庭困难高中生心理资助项目,密切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并及时对其进行帮扶;组织全省高校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加大反诈骗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省高校、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开展第四届“筑梦飞翔·资助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充分发现优秀受助学生典型,强化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温暖送到位

在定南县某汽修厂楼上的出租屋内,白石灰墙虽已霉迹斑斑,墙角处的白石灰脱落不少,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满墙的奖状。肖同学的妈妈抱着前来慰问的南昌大学学工处处长王美艳,感动得流泪:“我家三代没有出过‘读书人’,于是天天打工努力赚钱,就盼望着下一代能成为大学生。如今,两个孩子都很争气,我们也心满意足了!”

肖同学202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大学,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弟弟就读高中,也很优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前,肖同学的父亲检查出肺癌,动了一场大手术;母亲三年前检查出轻微脑梗,需要一直吃药治疗。

好在有了助学贷款,解了肖同学燃眉之急;她还获得了国家助学金,2020—2021学年是第三档2200元、2021—2022学年是第二档3300元,2022—2023学年提高到第一档4400元。据南昌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高淑芳介绍,该校推进智慧资助,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运行智能AI答疑机器人,搭建数据共享平台,设置量化指标,关联学生在校数据和受助情况,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动态管理,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策”。

江西财经大学在做好国家助学工作的基础上,还自筹奖助学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3346个,累计发放勤工助学费用240.92万元,采取学费减免、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给少数民族学生补助返家路费、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采购寒衣等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江西省努力推进精准资助,全面落实《江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定期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确保受助对象精准。赣州市教育局主动与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联系,共享家庭经济困难人口数据,将约63.55万0~22周岁人口信息导入“睿教云”比对平台;龙南市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共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台账,提前为27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预申请。

江西省在全国率先简化资助工作流程,江西省教育厅会同江西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进一步简化学生资助工作流程的通知》,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象纳入简化资助流程的范围;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学段资助资金精准分配,优先保障最困难群体的权益,共资助脱贫及监测对象学生128.54万人次、发放资助金10.74亿元。

服务更贴心

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助学贷款办理工作服务质量,与助学贷款办理点的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勉励学生要把握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和社会。

调研组还查看了助学贷款办公场所的环境和设备运行情况,向工作人员询问办理流程,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对于各地提出的设备更新、系统兼容、端口卡顿、借款人信息变更以及不可抗力特殊情况的处置等问题,一一予以回复和说明。

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工程学院选派了200名志愿者,开展集中培训后,将他们安排到生源所在地的县(市、区)协助办理贷款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给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各地将办理点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并提供免费复印、打印等温馨服务。安远县将以前出租的临街店面收回,用作助学贷款办理点,为此每年减少十几万元的租金收入。大余县将靠近教科体局大门的最大一间办公室重新装修,作为助学贷款受理办公室,并配置了空调、饮水机。为躲避炎热,全南县教科体局将原定一楼的办理点搬迁至二楼,并为等候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凳子休息。

于都县为解决边远乡镇的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费时费力的难题,根据人口数量、路程远近、居民出行方便等因素,新增3个乡镇助学贷款办理点,辐射到全县所有乡镇,实现了“家门口”办理。信丰县以“说了就干、定了就办、紧抓快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态度,保障办理工作“一次办结”“一次办好”,引导学生和家长分时间、分阶段、分乡镇错峰办理,彰显“信丰速度”,树立了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