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诠释使命担当

作者: 李友元 曾宪瑛 沈约雪

用爱与责任,诠释使命担当0

杨明在樟树市小有名气,他近乎传奇的故事,让很多人佩服。

“杨明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旗手’,是工作至善至美的‘追求者’,更是德艺双馨的教育‘品牌’。”樟树市滨江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卢桂林,用“旗手”“追求者”“品牌”三个词概括对杨明的赞誉。

在“回”与“留”的煎熬中,前者占了上风

2004年6月,杨明从宜春学院毕业,即以优等生被广东省肇庆市广宁中学录用,担任该校高中物理学科把关教师。他们夫妻俩经常教高三毕业班,被尊称为“神仙眷侣”。在那里,他们的收入可观,学校还为他们免费提供了一套住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11年后,杨明的家乡向夫妻俩抛出了“招贤状”。广宁中学的校领导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杨明,提出把他安排进校级班子为条件,极力挽留。为此,夫妻俩彻夜难眠,毕竟在这所学校工作了十多个年头,有信任他们的领导,有那么多朝夕相处的同事,更有让他们难以割舍的师生情;同时,还有学校领导的盛情挽留,让夫妻俩真的难以抉择——留下来,一切都是顺风顺水;回到家乡,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艰难抉择时,杨明耳旁似乎响起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呼唤。最终,在2015年的8月18日,夫妻俩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知不足而后勇”与“知足而躺平”的较量中,前者占了上风

2016年9月,樟树市滨江中学招收首届学生。根据生源特点,学校领导经过反复商量,将首届年级主任的重任交给了杨明。他还担任1个班的班主任及4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作为年级主任,开学后一周之内,杨明领衔制定并完善了三条工作措施:一是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教学思路,让每名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二是教学过程注重考练结合,育人过程注重品学兼优,教学结果注重以学生及家长满意度测评教师。三是围绕“培养有理想追求、有担当作为、有品质修养”这一思路,注重在健全学生人格上下功夫。

作为学校教科处主任,杨明广泛学习全国各地的优秀教育科研经验,结合实际,探索了三种工作方法:

一是开展“五个一”专业成长和“五个成为”系列活动。“五个一”即每学年每个教师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一篇有独特见解的原创教学论文、备一组典型教学案例、主讲一节教学分析课、上一堂成功的教学观摩课。“五个成为”,即带好一个班,成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帮扶1-2名学困生或转化一名潜能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展示一堂精彩课,成为学校教学先锋;撰写一篇优质教案或论文,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拓者”;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二是在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在教学能手评选中,组织教师进行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三是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争做、五个争当”活动:争做科研兴校的领军人,争当勤学善思的表率;争做团队建设的黏合剂,争当师德师风表率;争做敬业奉献的领头羊,争当教书育人表率;争做解难帮困的贴心人,争当服务师生表率;争做廉洁自律的示范者,争当遵纪守法表率。

黄映雪老师回忆,让她感受最深的是有幸成为杨明的“徒弟”。她说:“在我生病请假时,师傅主动帮我上课,安慰我静心养病;在我感到委屈向他吐槽诉苦时,师傅耐心开导我,教导我格局要高;在我信心不足时,师傅及时肯定我,鼓励要我不断进取……在师傅身上,我体会到了滨江中学的温暖。”

学校规定,45岁以下教师每个学期必须参加近几年高考题及高考模拟题测试,杨明连续三次测试成绩位居同学科教师第一。他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宜春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宜春市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等,先后被评为宜春市优秀教师、宜春市“最美教师”、樟树市优秀党员。他先后获得宜春市高中物理优质课一等奖、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部级优课;利用业余时间,他先后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主持参与两项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

在“加油站”与“歇脚亭”的抉择中,前者占了上风

2022年高考结束后,滨江中学领导考虑杨明长期处在满负荷工作状态,本来准备给他适量减轻点工作负担。但校领导在讨论高一年级实验班班主任和物理课教师最佳人选时,与会校领导再次把焦点集中到了杨明身上。当领导把意图转达给杨明时,他再次欣然接受了。

2023年7月,杨明好不容易带完高三毕业班,本以为可以度过一个完整的暑假。但是,学校要创建“宜春市文史特色学校”,杨明所在的教科处要承担这次迎检的大部分工作,他又是此次申报迎检办公室主任,事务纷繁复杂。他认真吃透迎检相关文件精神,细化迎检工作任务,加强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为确保迎检工作顺利过关,整个暑假都在学校忙碌。

“杨明主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真的是学校一面‘旗帜’。我跟他同住一个小区,2023年暑假,我在小区几乎没有碰到过他,每次碰面都是在学校。”李奇飞老师说。

在爱别人的孩子与爱自己的孩子的选择中,前者占了上风

在广宁中学工作期间,工作之余,尤其是双休日和节假日,杨明的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回到家乡工作后,这种“宠劲”迅速消退,每天早晨6:00出门去学校,小孩还在熟睡中;晚上回到家后,小孩往往已经进入梦乡。隔代亲的长辈,看到小孩渴盼父母陪伴的眼神,时常暗自流泪,也不免埋怨几句;埋怨过后,也理解他们夫妻俩的选择,更多地嘱咐他们注意身体、安心工作,老人会照顾好家中的小孩。

有一天晚上,杨明正在辅导小孩功课,突然接到学校电话,因为他班上一名学生有过激行为,必须马上赶到学校,立即作出应急处置。杨明迅速起身出门,把自己的小孩丢在了一边。幸亏杨明及时赶到及时处置,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这名学生的家长万分感动,事后家长给杨明发了一条信息:“如果没有你杨老师,我们家就发生了灭顶之灾,是你改变了我家小孩和我家庭的命运。有你这样的老师来教育孩子,我从心底感到放心和踏实,真心地谢谢你!”

学生刘思斌、陈嘉迎、王俊鹏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选手。作为教练的杨明,他与参赛同学一道,认真钻研历年竞赛试卷,精准指导学生练题。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杨明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参赛学生同吃同住,并为他们买来营养品,有时还亲自下厨给他们做几道可口的饭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杨明的精心辅导下,刘思斌荣获第三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二等奖,陈嘉迎、王俊鹏分别荣获第三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二、三等奖。

被国内知名大学录取的彭学文,在给杨明的信中这样写道:“杨老师,是你带领我走出了因家境贫寒而自卑的心理阴霾,让我扬起了自信的风帆;是你带领我攻克了学习上的一道道难题、知识上的一个个堡垒,让我登上名牌大学这座令无数学子仰慕的知识殿堂……杨老师,我会传承好你的大爱精神!”

“回顾以往,我深感我所做的工作与党的要求、学生及家长的期盼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唯有以教育家为榜样,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不负重托,勇毅前行,努力干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工作业绩,来回报党和人民对我的厚爱。”谈到未来,杨明坚定地说。

樟树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小勤动情地说:“我们要树立一批像杨明这样以校为家、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典型。他们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兢兢业业的付出, 但就是这样一群甘于奉献、尽职尽责的教师,为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