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A2023年第11期

江西教育A

江西教育A2023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本刊是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工作指导类刊物,创刊于1950年,由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题写刊名。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管理版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管理人员。办刊宗旨为“荟萃教改风云的窗口,沟通教育信息的桥梁”。

目录

封二、封三 | 红星的力量

2006年,为缅怀龙回籍革命先烈——中共信(信丰)康(南康)雄(南雄)中心县委书记黄祖炎,赣州市南康区龙回镇中心小学更名为南康区龙回祖炎小学。学校以“办红星学校,育时代红星”为目标,打造了红星园、红星

封二、封三 | 纳百川 嘉成源

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城乡教育融合九年一贯制寄宿样板校,2019年,贵溪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2.35亿元,高标准新建了贵溪市第二中学流口分校(以下简称“流口分校”)。2021年秋季,流口分校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专题(二) | 大爱无疆

1989年,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罗蔚,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新圩小学任教,随后分别在景凤山小学、中山路小学、天竺山小学、大公路第一小学、章江路小学担任大队辅导员、教导处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

党建与思政 | 党建引领学前教育品牌打造

赣州市南康区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办于1958年,现有25个教学班,教职工111人,党员14人。党员人数虽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却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南康区幼

党建与思政 | “三红”党建推动学校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吉安市新村小学党支部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紧紧锚定总要求、根本任务、具体目标和重点措施,以打造“红色引擎”、培育“红烛先锋”、引领“红心向党”为抓手,结合高效课

关注 | 城乡学校“零差别”

2023年秋季开学,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范家村的范秋山带着孙子范铭飞、孙女范雨萱到锦江镇中心学校入学,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连连夸赞:“这里的学习条件真好,早两年就想让孙子、孙女到镇里上学,如今愿望终于实

关注 | 知识育人 情怀育心

安福县,自古被誉为“赣中福地”,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美景的千年古县。蜿蜒泸水河,举目皆秀色。安福县处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安福县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着力打造“幸福教育”,自然生态与“福文化”水乳

关注 | 用阅读撬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走进面积不大的婺源县紫阳第三小学(以下简称“紫阳三小”)校园,一股浓浓的书香味扑鼻而来:在学校主干道左侧六本“大书”上展示着必读书目学生推荐语;主干道右侧的桂花树下安放了一圈圆凳,常有学生坐在圆凳上阅

关注 | 让延续千年的陶瓷文化绽放时代光芒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作为我国唯一以陶瓷命名的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陶瓷重镇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110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培养为陶瓷业服务的尖兵,不仅造就了一批著名的陶瓷艺术家、设计师,在中

观点 | 校园生活“心”适应

经历三年疫情,校园生活恢复正常,但焦虑的家长也多起来了。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因为疫情上网课而迷上了网络游戏,请您告诉我该怎么办?!”面对这些问号加感叹号的求助,我特别能理解家长的焦灼与无奈,但这对问题

观点 | 青年教师应有朝气蓬勃的样子

一位小学校长告诉笔者,现在的一些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就开始“躺平”,完全没有青年人该有的锐意进取、斗志昂扬之劲。经过一番调研,笔者发现学校确实有一些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在校期间表现出一副萎靡不振、暮气沉

观点 | 教学杂记

潇洒过活那年在学校教书时,一名李姓家长的女儿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她不得不每天送女儿到学校上课。她女儿是沉默寡言型的孩子,成绩一般,在班上的人际关系也一般。一天谈到女儿行动无法自如时,这名家长竟潸然泪下。

观点 | 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是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的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不良倾向,高校应从多维度入手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帮

生活 | “人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如何过一种诗性教育的生活,这是当前很多教育界学人正在探讨或始终在探讨的问题。从事教育,从某种意义而言,是在从事一份关怀心灵成长的事业。因此,当教育者要充当这样一个“引导者”时,自身是否

生活 | 扎根红土地上的教师梦

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我的父母是老师,可能是耳濡目染,从小我就有个教师梦,总喜欢学着老师的模样当小伙伴的“小老师”。到了初中,教师梦已在我心中扎根。我常常会想:“我真的适合当老师吗?好老师是什

生活 | 村庄和树

树是村庄的印记。古老的村庄依托树有了亘古的历史,树因为村庄有了恒久的记忆。槐树在我的家乡是最古老的树,也是我家乡的名片。家乡槐树岭有一棵高大的槐树矗立在村子中心,看着已有上千年的树龄。听父亲说,家乡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