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生向阳生长
作者: 郭新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信丰县第五小学(以下简称“信丰五小)自建校以来,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并实践“阳光教育”模式,将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融为一体,立德树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阳光六年,幸福一生”
信丰五小注重校园环境的打造,积极营造“阳光”育人环境,打造“阳光”文化。一进校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便映入眼帘,校园道路两边展板展示着“阳光教师”“阳光学生”的简介,宣传墙上“阳光故事”“阳光人物”比比皆是,还可看到“阳光读书吧”……“阳光六年,幸福一生”的办学宗旨体现在校园每个角落,浓厚了“阳光教育”的氛围。
“阳光教育”首先从习惯养成开始,信丰五小提出“好习惯是学生第一成绩”的理念。每学期初,学校就开展“好习惯养成月”活动,明确要求全体学生:干净的校园需要我们不乱扔垃圾,整齐的路队需要我们保持,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需要我们爱护,教室的桌椅不能损坏;上课坐端正、回答问题先举手、走路要站直、写字要注意“三个一”等……这些习惯是培养“阳光学子”的基本要求。
学校还以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为载体,实践“阳光教育”,引领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为此,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引导全体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励志教育主题月”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绘画和手抄报创作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信丰五小“阳光教育”的重要抓手是阅读。近年来,学校不断推动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构建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促进全体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热爱阅读、崇尚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新风尚,让学生为“阳光六年,幸福一生”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思维、提升能力的育人目标。
“阳光教育”理念在信丰五小教师中也扎下了根,他们立足学校与学生实际,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开展德育工作,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二、三”模式构建“阳光教育”新样态
信丰五小“阳光教育”模式可概括为“一、二、三”。
“一”指确立一个办学宗旨——阳光六年,幸福一生。这一宗旨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化,其内涵为:通过六年的学习与生活,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在小学奠基。学校将校风定为“沐阳向上,绽放芬芳”,教风定为“知行合一,播撒慧光”,学风定为“博学尚美,点亮心光”。
“二”指实施两大工程——阳光德育领航工程和阳光阅读奠基工程。阳光德育领航工程注重育人环境的营造,学校新建了“中国精神”红色长廊、“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舞台、“童心向党,阳光成长”少先队活动室等;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开展“五红”培根铸魂系列活动——红色教材“班班学”、红色歌曲“天天唱”、红色故事“天天讲”、红色活动“月月有”、红色文化“校校浓”——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阳光阅读奠基工程,主旨是“把最好的书籍给最美丽的童年,把最好的时间给最重要的阅读”。学校建有开放式阅读区、“阳光读书吧”;制定了大阅读推广计划,确定了经典阅读时间和阅读日,开展了读书节、每月一读、国旗下集体经典诵读展示和“阳光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阳光阅读奠基工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进阶之梯。
“三”指推进三项改革——阳光课程改革、阳光评价改革、家校共育改革。阳光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加入了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研究实验基地,成立了“实施生本教育,构建阳光课堂”课题组;深化“阳光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注重加强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设置拓展训练等课程;注重优化活动课程,确定每年3月是学雷锋感恩月、4月是读书月、5月是劳动科技月、6月是才艺展示月等,并对活动课程进行精心设计。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加强了作业设计研究,提高了作业管理水平,加大了“三多”(多运动、多阅读、多劳动)实践作业的推广力度,通过开展体育锻炼、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卡阅读、劳动实践等,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学校建立完善阳光教育评价体系,开展“五好阳光少年”评比活动,各班每月评选“阳光美德少年”“阳光智慧少年”“阳光运动少年”“阳光才艺少年”“阳光劳动少年”等,学校每学期评选“阳光之子”“五好阳光少年”,助推“阳光教育”走向深入。
信丰五小积极推进阳光家校共育改革,探索出“三共、三同、三好”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三共”即共识、共商、共建。共识指文化共识、理念共识和制度共识;共商指家校共同商定学生教育规划,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共建指建立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组建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和家委会,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三同”即同学习、同行、同乐。同学习指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同行指设立家长课堂、开展护航成长活动等;同乐指开展其乐融融的亲子运动、亲子共读、家庭劳动等活动。
“三好”即好家风、好家长、好家庭。学校积极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主题活动,以家风建设打造家校共育共同体;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长、好家庭”评选,通过表彰典型,宣传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信丰五小“阳光教育”以生活化的形式加强德育,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一是打造了“阳光校园文化”。学校打造的阳光校园文化在立德树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阳光物质文化熏陶人、阳光精神文化涵养人、阳光行为文化引导人、阳光制度文化规划人。阳光校园文化,让师生之间有了生命的互动、阳光的传递、成功的接力,它播撒阳光的种子、弘扬阳光正能量、培养学生阳光品质和能力。
二是铸就了“幸福阳光教师”。优良的师德师风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全校教师树立了“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主人翁思想,以干好工作为荣,自觉形成争先创优的理念。教师专业成长成绩突出,如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团队均在全县现场类综合素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顾起莲、邱晓霞等10多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等。
三是构建了“生本阳光课堂”。学校是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课题组深入推进“生本阳光课堂”教学改革,提炼总结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本阳光三学”模式,即阳光自学、阳光互学、阳光展学。“生本阳光课堂”以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全面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是培养了“儒雅阳光少年”。学校通过“阳光德育领航工程”,养成教育见成效;通过“阳光阅读奠基工程”,培养了“书香少年”;通过打造“生本阳光课堂”,学生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几百人次获奖。通过“三多”实践作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深度发展;通过“五好阳光少年”评比活动,激励学生争做“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五是建立了“阳光家校共同体”。学校以有效的策略推进家校联动,促进了家校共育工作落地落实;打造阳光家校共同体,家校合作共建见成效,互助双赢,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助力。
近年来,信丰五小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书香校园”系列展示交流活动二等奖、江西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集体、江西省网络普法教育示范基地、赣州市党建示范校、赣州市第二十届“英东杯”中小学篮球比赛小学女子组第一名、信丰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几十项集体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