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作者: 周鑫蔚 程先国[摘 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是执行国家法律与落实国家文件精神的需要,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需求。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让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一代中国人的重要价值。其开展的有效路径,可通过融入学科教学活动、纳入校园主题活动、嵌入校外等实践活动予以实践探索。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 价值;路径;中小学生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第二条强调[1]:“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主题鲜明、融入日常,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据此,因地制宜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党史学习教育,既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需要,更是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本文就这一基础工程的价值与路径做一探究,供研究者与实践者参考。
一、开展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
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光荣,认识中国人民的伟大和坚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和先进。通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教育引导,能够培养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听党话,做有志气的中国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奋斗、不断前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小小的红船到全国的大舞台,再到从容自信地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小学生学习党史,第一要义是在思想上做到听党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要从小学习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3]。
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回顾历史,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斗争,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辛勤付出,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听党话,就是要自觉主动地坚持学习党的历史与党的理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并将自己的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立志成为有志气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感党恩,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和建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中小学生学习党史,第二要义是在情意上做到感党恩。感党恩就是要能够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增强对党的感恩之心和忠诚之心,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骨气,成为有骨气的中国人。
这种骨气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始终牢记并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前夕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的勉励[4]:“要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三)跟党走,做有底气的中国人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从而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繁荣与富强。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小学生学习党史,第三要义是在行动上做到跟党走。跟党走,就是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
跟党走,就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要求:“一是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5]。
跟党走,就要深刻理解到当今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应该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全球担当的大格局,努力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为中华民族从容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成为有底气的中国人。
二、开展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
明了上述的党史学习教育价值,有利于增强开展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要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还得需要有清晰的路径。
(一)融入学科教学活动
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1.融入历史课系统学习
有效结合历史学科教学,恰当地设置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利用课堂时间,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宗旨和党的政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党的先进思想的熏陶。
2.融入思政课主题学习
有效突出道德与法治或思想政治课的党史学习教育功效,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关注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学习党的创新成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融入美术课并加深理解
鼓励学生制作图文并茂的党史主题手抄报,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对党史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整理内容、设计版式等过程,深入理解党的历史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融入阅读课拓展讲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课文均会涉及党史。通过课文拓展,让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如井冈山斗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让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5.融入作文课开展专项写讲
结合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坚持写 “感恩月记”,记录自己对党的感恩之情,可以是对党的政策、党的关怀、党的领导的感激,也可以是对党的历史和文化的感悟。定期举办“感恩党,报国情”征文比赛和主题演讲活动,鼓励学生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和对国家的热爱之心。
6.融入音乐课强化聚焦
精心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相关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历史;认真而深入地讲解经典红色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党的发展和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用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为主题聚焦,组织音乐作品专题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对歌曲作品与党史事件或会议精神的理解。
7.融入理科教学帮助了解
可在教学过程中巧妙使用与党史相关的案例、故事或者比喻来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可结合时代背景讲授科学原理,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用来支持国家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可结合教学介绍为科学事业和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共产党员科学家如钱学森、邓稼先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党的认同;可创新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将党史教育内容与理科知识点相融合,形成跨学科的课程融合教育范例。
(二)纳入校园主题活动
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校园主题活动中,既能丰富校园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又提高了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功效:
1.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定期组织党史知识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竞赛的形式,既检验学生对党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党史兴趣与动力,增加学生对党的熟悉感、亲近感与认同感。
2.开展声音载体听感活动
可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或校园电视台的形式,定期播放党的新闻和革命故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聆听党的声音;在建党日、建军日、国庆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历史,参与升国旗、唱国歌、听老党员或革命模范讲党史等庆祝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
3.开展特定角色模拟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情境;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党会的过程,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党的决策和领导过程。通过这种角色模拟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党的运作机制,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4.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主题教育,如制作感恩心愿卡,创作感恩歌曲,写作感恩诗文,创演感恩节目,绘制感恩画作,拍摄感恩微视频,编排感恩舞蹈,设计感恩雕塑,甚至是举办感恩晚会、感恩展览等,这样既锻炼了参与学生的才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又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5.开展我为党旗添彩活动
可通过学校内的少先队、共青团等青少年组织,开展丰富的组织生活和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表彰在学习、道德、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立志成为党的接班人。
(三)嵌入校外实践活动
校外活动是学校德育的辅助,将党史学习教育嵌入校外实践活动,既丰富了校外实践活动的内涵,又提高了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
1.组织开展“我和中国共产党”主题教育
可通过组织观看党史纪录片或红色电影、参观革命纪念地、参观革命博物馆、到政府批准设立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研学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党的历史和文化,更加直观地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贡献,从而增强其信党爱党跟党走的情感与信念。
2.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
通过学习国家的发展史和英雄人物事迹,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讲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的改善、国家发展的成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一系列成果,如科技成果、文化成果、体育成果、教育成果等,让学生感受到党带来的福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与敬重。
3.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
适时组织学生参与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楼院执勤、社区建设、街道文明岗、村社文明小使者等,通过为街道村社楼院做实事、帮助他人等方式,回报党的关怀和培育,助力提升参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较长时间(一般为5天以上)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如交通志愿者、文明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受党给予的温暖和力量,进一步激发参与学生的向上心和进取心,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EB/OL]. (2024-02-19)/[2024-04-24].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32025.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EB/OL]. (2023-10-25)/[2024-04-24].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32025.htm.
[3][4][5]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管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