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要闻
山东:推出中小学生睡眠保障行动 提升中小学生睡眠“幸福感”
魏海政、王秀全撰文,“班主任每天21:00在班级群里提醒停止写作业,21:30提醒按时上床睡觉。学校公布了校长热线,畅通家长反映问题的渠道,主动接受家长监督。”近日,山东省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爱华说,该校在做好学生睡眠情况调研基础上,从作息管理、课堂提效、作业统筹、家校协作等方面统筹规划,系统构建“睡眠保障”实施机制。
山东省实验小学在改善午休条件,提高学生校内午睡质量的同时,还建立了作业熔断缓交机制。超过21:00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可填写缓交作业诚信单,第二天完成后再提交。学校还会开展作业未完成原因倒查分析,加强学科作业总量统筹,优化作业设置,控制作业完成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春季开学后,山东省教育厅部署开展中小学生睡眠保障行动,对普及睡眠知识、改善午休条件、强化监测评估、做好家校协作等提出明确要求,以“小切口”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日照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潘明福说,日照通过“三个聚焦”行动来推动“睡眠令”的落实:第一个是聚焦刚性约束,将“睡眠令”落实情况纳入区县政府教育履职评价,列入各级教育督导责任区定期督导和责任督学经常性督导内容,明确管理红线,确保睡眠时间充足有效。第二个是聚焦柔性管理,协调各方力量,开展集体午睡服务试点,将集体午睡服务打造成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品牌,提升中小学生睡眠“幸福感”。比如,日照岚山区就在有空闲校舍的12所小学,建设午休宿舍,配置床铺1426套,服务学生1215人,实现了在校就餐学生的午休时间全覆盖。第三个是聚焦协同育人,在“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将睡眠管理政策作为重点内容向家长宣讲。
寿光市近年来新建的学校全部实现“一生一床位”,44所寄宿制学校也全面优化升级洗浴、住宿条件设施,非寄宿制学校新建学生宿舍98间,增设床铺3749张、防潮午休垫5907个、多功能课桌椅3002张,完成了从“坐睡”到“躺睡”全面升级,通过重点督导和硬性考核,保障学生睡眠质量。
在德州市齐河县,当地将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责任督学日常督导任务,明确了中小学生“三个时间”管理措施,即每天必要睡眠时间、学生作息时间和上课时间,落实睡眠管理工作任务。为此,齐河县财政专门列支150万元,为无宿舍的学校免费配备了学生午休垫,学生全部实现躺休。城区已有21所学校为学生提供午休服务,主城区覆盖面100%。此外,各学校充分挖掘午间各环节蕴含的教育内容,将劳动技能、习惯养成等教育内容融入睡眠服务的全过程,让午休服务成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第二课堂”。
“下一步,我们还将从全省遴选建设一批中小学生睡眠保障行动实验区,持续探索睡眠保障有效机制和务实举措,示范引领全省中小学生睡眠保障工作见真章、出实效。”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刘绍辉说。
广东:广州严禁中小学削减体育课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徐金妍、刘盾撰文,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确保中小学生8至10小时睡眠时间。
广州市中小学校需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足开好体育与健康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学校每周安排至少一次体能大课间活动,每节体育课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和组织教学。市、区教研部门应加强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制定体育教学行为准则,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
学校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增加授课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测试和考试。有关单位或人员应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
根据《方案》,广州市各区教育局和学校需巩固“校—区—市”三级体育比赛体系。相关负责人要建立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积极参与全市性体育赛事,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和学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每年广州市和区级教育部门要对辖区内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进行抽查,并进行排名,公布抽查结果。对体质健康监测排名靠后的区、学校进行约谈,明确整改事项,督促区、学校进行整改落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以上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