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育人初心 增强发展信心
作者: 张剑光南阳市第一中学校是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刘宁察看教学设施、学生餐厅,看望一线教师代表。“好学校、好教育根本在于好老师,好老师的影响伴随孩子一生。”刘宁希望大家牢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当好大先生,做好引路人,培养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自《河南日报》(2025年1月14日一版)相关报道
大气的校园格局,整洁的校容校貌,充满现代气息的场馆,洋溢着青春朝气的莘莘学子……1月16日,碧空如洗,冬日暖阳下的南阳市第一中学校让记者不禁赞叹:好一座教书育人的“大”学校!
“这是新校区——学校新,可历史悠久啊。2023年,9月开学,新校区正式启用。10月,我们就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的‘大’日子。”李冰校长站在正对校门的校史展板前,笑吟吟地告诉记者。她说,1月13日上午,省委书记刘宁到南阳调研,专门来到南中,一进校门,就驻足在展板前,一边逐个看展板,一边听取办学情况的介绍,对学校百年育人的成就表示赞许。
作为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南阳市第一中学校是中国百强中学、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排头兵,8年来,有近百名优秀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被多所一流高校认定为“优质生源基地”,还被北京大学授予“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称号。学校目前在校学生6000余人,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如何,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也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李冰介绍,刘宁书记专门走进高一年级的学生餐厅——梅园,仔细查看后厨、就餐环境,询问菜品价格,叮嘱一定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卫生。这几年,学校积极参与南阳市的学校“食堂阳光平台”建设,所有食材的采购、加工,饭菜的质量、定价等环节,都可以在“食堂阳光平台”线上呈现,阳光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点评监督,努力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据了解,离开梅园餐厅,刘宁一行走进高一年级教学楼,在宽大的一楼走廊里,各科老师正坐在答疑台前,耐心地给一些学生答疑解惑。教室里,学生们都在静悄悄地专注复习,为升入高中后的第一场期考做准备。在走廊东头,刘宁推门走进高一年级班主任的集体办公室,逐一询问几位班主任都教什么科目,以及在学校工作的情况和体会。他说:“好学校、好教育根本在于好老师,好老师的影响伴随孩子一生。希望大家牢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当好大先生,做好引路人,培养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思政课的张老师告诉记者:“那天刘宁书记听说我是政治老师,就叮嘱说,讲好思政课不容易,一定要把课上生动,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建设服务。”教物理的范老师是位“90后”,他和女友都是南中的年轻教师,当天中午下班后,他激动地向女友讲述了省委书记来到他们办公室的情景。小两口表示,一定要在南中这个平台上努力工作,把教书育人作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事业。高一年级主任叶军当场给刘宁书记表态:我们要坚守育人初心,把立德树人的任务完成好;有了上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关心,我们更增强了发展信心,要尽力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让学校的明天更美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办好思政课作用关键、意义重大。记者了解到,南阳市第一中学校近年来积极构建“书记、校长带头讲,班子成员轮流讲,思政教师节节讲,科任教师专题讲”的大思政课体系,建立了“班子成员包学科组,中层干部包年级组”工作机制,出台《思政课教师专题工作会议制度》《书记、校长进班上思政课制度》等文件,通过制度建设让思政教育“行”得通、“立”得稳、“落”得实。学校书记、校长不仅走进教室上思政课,还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通过言传身教,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学校积极为思政教师搭建平台,每学期都开展新进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公开课”、骨干名师“示范课”活动,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高二政治教师张金奇常年坚持和学生一起上早读,精通诗词歌赋,上课时信手拈来,入选南阳市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专家组成员,被评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学生给他撰写了颁奖词——您深耕教育的土地,年年如一。晨曦读书您在身旁,声音嘹亮威震四方;课间跑操您在关注,热情赞扬欢呼激荡……
强教必先强师。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目前有教职工540余名,学校坚持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热情关怀,致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创建全国知名高中提供人才保障。李冰介绍,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对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活力,对此大家都深有体会。学校也利用各种契机,把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大先生融入教学、科研、管理、评价等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像评选“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就是工作的抓手之一,目的就是选树优秀师德师风典型,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提升。此外,学校还注重抓实抓细教研活动,积极推进课堂改革;实施“青蓝工程”,鼓励大家研究新课程、新教学、新高考;坚持教师赛课制度,组织好周赛、月赛、期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漫步在南中新校区,记者处处感受到这所百年老校重启新程的大手笔与紧迫感。李冰表示,搬入新校区后,我们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感觉要做的事情很多,责任更大,担子更重。新年伊始,省委书记来学校调研,看望师生,是对学校的肯定,更是一种要求和鞭策——这几天,从领导层到每个师生员工,都备受鼓舞,激发出了更足的创优争先的动力,争取把新一年工作做得更好,要让南中的牌子更亮,群众的满意度更高。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