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 开展“十个一”美育浸润实践活动 高中阶段学校可参照执行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十个一”美育浸润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如下。每天演唱一首校园歌曲。选取音乐教材和优秀歌曲,以班级合唱、表演唱等形式,组织学生每天在课前或其他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本刊报道 | 坚守育人初心 增强发展信心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是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刘宁察看教学设施、学生餐厅,看望一线教师代表。“好学校、好教育根本在于好老师,好老师的影响伴随孩子一生。”刘宁希望大家牢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当
本刊特稿 | 学法用法,儿童隐私权保护的原则及策略探析 在数字化时代,21世纪出生的儿童,其所有的活动信息都可能被网络记载、留痕。特别是儿童个人的隐私信息常常出现在成人无意识的网络分享中,这容易引发潜在的诈骗风险与安全威胁。2024年11月8日颁布的《中华
本刊特稿 | 立法视域下推动普惠优质学前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探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出台,是学前教育领域迎来发展的标志性契机。学前教育法以权威性的法律条文,确立学前教育的公益与普惠属性,保障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让学前教育拥有了稳固且明确的制度支撑
校长圆桌会 | 坚持儿童为本,成就美好童年 本期嘉宾:方明荣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党委书记、园长赵 玲 濮阳市市直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赵秀红 许昌第二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 晓 三门峡市甘棠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陈爱功 浚县长丰幼儿园园长主
文化校园行 | 建设“我们的”学校文化 编者按:《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汇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仅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而
文化校园行 | 从“管理”走向“治理”:让学校成为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走向“治理”,从而构建现代学校综合治理体系和发展机制。学校高
专题研讨 | 实用性文本的跨学科学习教学策略初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
专题研讨 | 回望来时路 从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持续三年的中原名师培训,让我受益良多。这三年,我忙碌着、思考着,度过了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思想不断明晰的三年。回望来时路,我对影响中原名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关键因素,进
众议“双减” | 馆校合作 助力“双减” 近年来,沙口路小学致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程实施品质,不断延伸课后服务,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同时,与郑州科技馆深度合作,探索出助力“双减”的“621”工作模式。一、优化顶层设计
众议“双减” | “靶向作业”助力减负提质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笔者认为,依托“靶向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研究探索的。这是在减负增效大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业质量的有效路径之一。
思政课堂 | 巧借本土资源上活思政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板块中指出,要“注重发现、利用学生中间和本地区的先进模范等榜样资源,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
思政课堂 | 论“爱的情感教育”的培养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具体到“爱的情感教育”,其具体内容表述为:“对家
思政课堂 | 政治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学生正确政治认同的使命。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就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政治认同分享一下体会。一、政治认同的内涵政治认同是指个人对国家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价值观等方面
思政课堂 | 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校园或班级中,集体意识通常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校园或班级小组中学生个体的集体意识;二是班级群体或学生群体的集体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在学习和学校活动中能够有效地融入集体,为了集体利益充分发挥个人的能
案例研讨 | “科学育儿”错了吗 【案例】有一对事业有成的父母,女儿小学六年级,儿子小学四年级。夫妻俩渴望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为了给孩子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夫妻俩把客厅重新装修,把沙发和茶几抬到阁楼上,在客厅装了满
教育现场 | 教育评价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 小学生刚入学,每天放学回家估计都会接受爸爸妈妈的询问:“今天表现好不好?有没有被老师批评?有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在听孩子反馈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孩子重温当天的学习生活。这样的“重温”日复一日,可
班主任随笔 | 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金钥匙” 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投身在教学一线。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做班主任工作。我深知,一个班就是一个小世界,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家长的桥梁和纽带,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全班学生的成长、成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任务
名师教谭 | 扎实与灵动兼具 情怀伴理趣共生 李宝虹,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郑州市拔尖人才,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国
课题研究 | LIVE课程的案例四维分析及素养评价 一、高中英语LIVE课程的特点和四维解读高中英语新课标为课程育人指明了方向,明确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所在。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外语学科中心近年来紧密结合国家课程方案、标准及育人目标,创新
课题研究 |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形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课题研究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并明
课题研究 | 在物理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实践的思考与实施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板块,创设性增加了一级主
课题研究 | “图形与几何”小初认知衔接探究 小学与初中在“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和认知目标上存在一定的衔接难度,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探讨两个学段认知衔接的策略,以帮助学生在学段转换时顺利过渡。一、小学与初中认知发展的差异(一)认知内容的广度
课题研究 | 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小学英语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22年版新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也强调,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笔者认为,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施路径概括起来就是“
课题研究 | “双减”背景下作业一体化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双减”政策的出台,促使我们学校用“一体化”思维来破解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这个难点,探索作业内容、形式、时间、空间四维一体化的作业设计策略,并研制出一体化作业设计工具,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真正将
课题研究 | 聚焦关键能力,打造“三位一体”教育共同体 我们子美小学教育共同体共有三个校区,近年来以“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为目标,按照“示范引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立德树人、协同参与、开放共享等关键能力,打造系统治理效能、资源有机融通
教海拾贝 | 小学劳动教育“1+N”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双减”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就显得意义重大。在现代教育中,劳动教育正在逐步成为教育核心模块,成为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
教海拾贝 | 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将学习数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教海拾贝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任务链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语文教师应基于各类任务群的特质,精准定位单元内容所属的任务群类型,并结合单元导语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创设学
教海拾贝 | 大单元背景下“用教材教写作”的实践研究 随着课题实践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大单元背景下的用教材教写作,是探索高效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够让教师依标扣本、有本可依,亦能让学生有本可参、有范可学。当然,有的教师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
教海拾贝 | 践行“三学”课堂,教会学生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章的课程理念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课堂教学的核心由教师的
教学新思维 | 整本书阅读的导读策略与实践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内容单独列出。整本书阅读在拓宽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增强思维能力和提升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落实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教师的导
教学新思维 | “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路径探析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教育家戴安邦先生也
教学新思维 | 依托教材培养仿写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写作“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要实现这一目标,能表达得文从字顺是前提和基础。茅盾先生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进行仿写训练呢
教学新思维 | 论初中英语听力试题的命制 在新课标背景下,根据县域教育教学实际,来科学命制初中英语听力试题,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此以八年级为例,来分享一下做法。一、基于新课程标准命制英语听力试题的前提(一)准确把握新课标对听力的要
教学新思维 | 民族器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器乐欣赏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深入理解器乐内涵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打破这些局限,为民族
教学新思维 | 浅议英语教学中听力和阅读的结合 听力和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两大基石,它们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升语感和理解能力,为其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和阅读相结合教学谈起,探讨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新思维 | 依据真实情境构建写作任务群“六步法”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我们近年来把“初中写作任务群”定义为依据统编教材单元写作训练重点和真实写作情境,确定核心写作任务,然后通过安排一系列相互关联、逐层推进的子任务,来完成核心写
教学新思维 |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及应用价值探究 项目式学习是在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设计教学法的现代化。它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既能与中小学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辨能力的提升。它因符
教学新思维 | 历史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要想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必要的学情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对学情分析乃至历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
幼教广角 | 融合教育中幼儿社会性发展阶梯评价研究 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阶梯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注重反映儿童的成长历程,强调
幼教广角 | 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支持性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在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强调所有幼儿应该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的理念,以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近年来,我园通过支持性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健全优化特殊需要儿童的保障支持体系
教师品读 | 以学生为本:《学生第一》 书籍简介这是一本十分“热闹”的书,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前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和他的同事是如何诠释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的: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
教师品读 | 换个角度看学生、看教育 李希贵校长出过好多本书,对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更偏爱李校长撰写的教育管理类书籍,他提出的一个个创新举措令人叫好,让人们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校管理的本质
教师品读 | 开启一场教育探索之旅 常年守在教学一线,需要时不时通过读书等给自己充充电。近来阅读《学生第一》,从“开学护照”进入,到“教育家书院”结尾,回味全文时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在李希贵校长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关于教育的探索之旅。一
园丁茶座 | 语文老师站稳讲台的底气 余秋雨曾在一次青歌赛上发表过一段经典点评,他说:“歌手到评委之间的距离,只有短短几米,但就是这短短几米,很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无法跨越——因为这几米,就是文化差异。”面对持续的课程改革,手捧新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