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资源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作者: 郑映晖

漯河地区历史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如以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贾湖文化、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许慎文化、以小商桥和沙澧桥为代表的“桥”文化、以舞阳农民画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以“受降亭”“受降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胡辣汤为代表的美食文化,等等。漯河的地域文化资源,融合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对于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一、研究价值

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转变育人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对于强化学生的“知行合一”与“学思结合”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充分落实新课标提倡的“边做边学”“实践中学习”和“创新中学习”的教育观念,进而推动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

有利于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知本土文化,增强其文化自豪感,更能有效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有利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丰富资源。通过对漯河地域文化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深入研究,我们推动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更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有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探究地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积极地探索未知。同时,课题组引导学生学会敏锐地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寻求答案。

有助于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当地的文化,还能够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并被更广泛地利用。

有利于提高家长、学校、社会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我们在课程规划和设计中积极动员家长参与,积极开发周边资源,与社区进行合作,旨在加深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对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发展和成长道路上重要性的认识。

二、研究目标

深入挖掘本地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需求,灵活选择并充分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以确保有效顺利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深入探索地域文化资源与综合实践课程融合的有效策略与途径,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收到实效。

积极开发融合地域文化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旨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构建科学规范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其激励和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融合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教师与学校、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紧密配合,围绕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积极构建地域文化资源库。

从本质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校门,走进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由此习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更好地体验现实生活。探索融合地域文化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构建以地域文化为底色的课程体系,探索出特色课程模式。

教师、学生、学校应掌握评价方法,采用适当的方式评价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指出存在的问题,共同探寻解决对策,对症下药,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质量。

四、研究的创新点

1.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程资源,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成长

将漯河的地域文化进行课程开发,进行筛选与重组,形成不同的主题,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极大丰富了显性的课程资源。同时,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漯河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漯河地域文化的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更加注重实践、知行合一,以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为宗旨来引领教师的共同成长。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我们提炼出可操作性和推广性较强的策略,及时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改进的策略,使得名师工作室真正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

2.立足学生生活实践,强化学生主体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地融入地域文化资源,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文化、体验文化、热爱文化,并与之建立密切联系。以《走进非遗——舞阳农民画》为例,舞阳县是农民画之乡,在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下,该课程致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入体验与主动探究,全面激发其自觉性与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家乡的桥”这一活动中,课程设计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需求以及独特的个性特征,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感,从而有效培养并激活其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在活动中,教师不再仅仅承担传授知识的任务,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的角色。教师的使命在于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地域文化资源作为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认同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学校要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本地域文化资源,从而有效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本文系202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地域文化资源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418110022)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