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融入衍纸艺术的策略
作者: 程媛衍纸艺术是利用卷曲、弯曲和捏压技术创造图案的纸艺生活美学,其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绮丽的风格,被誉为“美在指尖的流露”。衍纸艺术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表现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技能,还能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衍纸艺术课程的重要教育资源,将其与衍纸艺术课程的主题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发衍纸艺术课程过程中,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衍纸艺术课程,需要采取哪些策略?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享,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图形元素。中华文化中的图形元素,主要有几何类、植物类、动物类、文字类、场景类等,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教师从艺术的角度对这些图形进行处理,将其应用于衍纸作品创作,能够增强衍纸艺术的视觉美感及作品的吸引力。
第二,借助色彩元素传递衍纸作品的情感。色彩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中有情感传递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还能传递信息,进而加深观众的情感体验。在衍纸艺术课程中,色彩成了教师、学生、衍纸作品三者的情感交流桥梁,它可以让教师通过色彩传递作品蕴含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色彩来体验情感。比如,中国红、景泰蓝等色彩,历经千百年的沉淀,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教师在教学衍纸艺术过程中,将这些色彩精心配置、处理后应用到衍纸作品的制作上,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发扬光大。
第三,挖掘并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衍纸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向学生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阐释与主题相符的理念,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龙、凤、麒麟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并和学生一起动手设计,将龙、凤凰、麒麟等的形态融入衍纸作品,提升作品美学特质的同时,丰富衍纸艺术的文化层次。
此外,教师在开发衍纸艺术课程时,要想确保作品的主题明确,就要在选择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对这些文化元素进行细致筛选,创造性地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衍纸艺术主题的联系,使这些元素与衍纸艺术完美融合,以确保作品既符合主题需要,又能满足文化审美。
总之,衍纸艺术是学校美育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引入衍纸艺术课程,不仅能增强衍纸作品的多元化与创新性,还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再生与活化,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实现更高层次的美育目标。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音体美劳心专项一般课题“核心素养下校本课程衍纸艺术的开发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24]GHBZX0404)
(责 编 于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