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学生的“掌上明珠”

作者: 谢林

众所周知,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倡导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小学阶段6年的12册语文课本,虽然内容丰富多彩,但主要是引领学生初步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要想真正学好语文、提升素质,还必须依托丰富的课外阅读。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有20年了,经过积极探索,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把课外阅读当作自己的“掌上明珠”,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制订计划

小学阶段整整6年,时间不算短。读什么、怎么读?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的特点而定。以小学一、二年级为例,我特别推荐大家读绘本。

(一)绘本阅读的价值

首先,绘本中的丰富词汇和诗意文字能够增加儿童的词汇量,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例如,绘本《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中的描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馨,还能从中汲取知识、领悟道理。另外,绘本中的图画与简单、押韵的文字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学习语言。特别是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经常阅读绘本,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母语。

其次,绘本是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宝贵资源。与其他儿童文学相比,绘本呈现出图像和颜色,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想象机会。这种丰富的视觉刺激和动人情节,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为创造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小接触绘本的孩子,不仅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会逐渐将阅读视为一种本能,主动进行阅读,并受益终身。

再次,阅读绘本能增强亲子关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父母因工作忙碌而难以静下来陪伴孩子。如果父母每晚都能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度阅读时光,阅读便能成为家庭快乐的源泉和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当父母与孩子一同阅读绘本,共同体验欢笑、悲伤、感动时,亲子关系自然在无形中得到加深。

最后,读绘本还是培养儿童艺术情操的良好途径。绘本上的图案,无论是简单还是丰富,都展现了艺术家的心血和审美,为读者带来美的体验。这些图案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和故事,更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这种正向的艺术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有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增进其对美的认识和向往。

(二)阅读形式要多样

一般来讲,由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尚小,在家里都是亲子阅读,在学校以师生共读或家长课堂的形式阅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就可以尝试以小组的形式来阅读绘本。小组共读地点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轮流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家里,也可以去图书馆、去公园、去孩子们想去的每一个适合读书的地方。大家一起读一读绘本,做一做游戏,多么有意思呀!当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怎么会拒绝读书呢?

考虑到绘本的价格一般比较高,我就在班级里开展了“绘本漂流”活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与班之间,都可以进行绘本互换。这样,我们既可以读到很多绘本,又可以节约费用,真是一举两得。据统计,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一个学期让一、二年级700多个孩子读了将近200本绘本。

按照计划,到了三、四年级,可以给学生推荐诗歌、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等作品了,如《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五、六年级可以推荐一些长篇小说(节选),如中国四大名著、世界名著的节选等。每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就会把本学期要读的书单整理好发给家长,让大家提前准备。

二、广泛选材

我们在给学生推荐课外书籍时,选材范围宜广泛而不要太单一。既要有文学艺术类,如小说、诗歌、散文、绘画、音乐等;又要有社会科学类,如历史、社会、经济等;还要有研究自然界变化规律类,如数学、生物、地理等;也要有综合性图书。

三、有效引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推荐与学生心灵世界息息相关的作品,因为儿童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一些带有梦幻色彩的书籍,这些书籍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要推荐语言水平略高于学生的作品,学生认真阅读这类书籍,他们的语言和精神修养都会得到相应提高;要推荐与课本相关的作品,课本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某些故事片段,但有限的文字背后往往有更多内涵,学生读了整部作品,对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全面。

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每周拿出一节课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看似“奢侈”,实则让学生受益无穷,可以更好地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教师也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更轻松地走进书籍的殿堂。

四、家长助力

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不仅能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更重要的是,父母身体力行的阅读行为,会营造出一种崇尚知识、尊重文化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如同阳光,照亮了孩子的心灵,持续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亲子共读,是连接父母与孩子情感的桥梁,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这种温馨的互动,会让孩子茁壮成长。当孩子对某一知识领域产生兴趣时,父母的积极响应与全力支持,能够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同时,适时的赞美与鼓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被看见、被认可,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

五、及时激励

学校和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热爱读书生活,持续保持阅读热度。可以通过建立班级阅读角、带领学生参观社会图书馆、设立阅读目标、及时表扬和鼓励、定期评选阅读之星并颁发奖状和奖品等途径,让阅读活动与学生成长同向并行。当我们不遗余力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注入活力、搭建桥梁与舞台时,学生就会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的“掌上明珠”。当他们手捧书籍读得津津有味时,这一定会是教师和家长都乐意看到的动人场景。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