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工作中有效实施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 刘晓果

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这是在国家层面首次把家庭教育纳入法律范畴。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家长角色到位,许多教育问题才会顺利解决。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一章第5条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第十一章第6条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第四章第39—43条规定,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这是从法律层面对学校提出的要求。

当下,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都开办了家长学校,这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那么,现阶段家长学校如何实施家庭教育培训?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怎样才能将家庭教育有效融入学校工作?这都需要认真对待、深入思考。

一、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团队

从校长到每个教师,都要对家长学校的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可以结合本校情况,先培训一批班主任和科室人员,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然后再辐射到全体教师。班主任是与家长接触最多的人,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短信、面谈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作为班主任,我曾经遇见过一件事——班上的一个男生,周末离家出走了。他妈妈对我哭诉:“我把最好的都给了他,买最好的衣服、最贵的鞋子……要什么买什么,他为什么还要出走?”我耐心听完,问她:“你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也许他想要的是理解、尊重与引导,只是他不善表达而已。”这位妈妈很震惊:“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以后该怎么做?”我给她讲了青春期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告诉她可以多看一些家庭教育类的书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第二天,那个男生回家了,他只是到同学家玩了一天——后来,这个家长几乎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所有活动,亲子关系改善了很多,学生的状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1.定期召开班主任分享会(隔周一次)。学校组织大家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享日常与家长沟通时的经验,互相借鉴。年轻班主任有热情,接受新知识快,但也容易冲动,遇事不够冷静。年长些的班主任有经验有耐心,但是接受新事物比较慢,易墨守成规。通过分享活动,新老班主任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推动了班级工作高效开展。

2.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分层分级)。因为不同学段的学生年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行为习惯也不同,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我们可结合本校情况,针对某种普遍性问题,如抽烟喝酒、校园欺凌、虚荣攀比等,对家长进行集体培训。

比如,上学期开学不久,学校就发现有个别学生抽烟,厕所里、绿化带中扔了不少烟头。于是,我们针对抽烟问题,举办了一场专题家庭教育讲座。要求家长做好榜样,不随意在孩子面前抽烟;不要把火机、香烟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每周上学前必须检查孩子所带物品甚至口袋;不给孩子太多零花钱;等等。通过这场讲座,家长知道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学校又辅以抽烟危害宣传和严格的惩戒举措,很快使抽烟现象得到遏制。

3.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期伊始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主动配合学校工作。期末再召开一次,总结学生在校情况、家庭教育开展情况,对优秀学生、优秀家长进行表彰。

4.对问题学生家长定期召开座谈会。要有耐心、有爱心,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学会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一次,班上一个女生和邻班男生有早恋倾向,当女生家长发现他们的聊天记录时,就直接找到学校,还要求男生家长一起到场,解决问题。在政教处,女生家长当面念出他们的聊天记录,这个女生却无所谓。事后,我才了解到,这个女生父母离异,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我加了这位家长的微信,先聊聊彼此的生活,再推荐一些家庭教育的文章,慢慢地,她愿意听我的建议了。接着,我建议她多参加有关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座谈会、培训会。加上心理健康教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配合,这对母女的关系也走向了和谐。在这种比较特殊的座谈会上,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共同面对孩子出现的类似问题,一起寻求解决办法。

三、建立家校档案

学生可能一年换一个班主任,但只要学生在,学生家长在,就可以持续进行家庭教育。对此,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载体,一人一档,有问题,有措施,有追踪,有结果,让家庭教育不间断地持续下去。建立家校档案,可以让新接班的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状况,针对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孩子,因材施教,并和家长无缝衔接,提高效率,保证效果。

四、设立家校邮箱

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学校可以把每次家教培训或活动的主题内容分享在电子邮箱里,家长也可以通过邮箱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微信群、钉钉群等渠道随时发布学生动态,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在校情况,及时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学校可以把家长学校的工作单列,专门总结一学期、一学年的工作成果,检视成功与不足,有的放矢地制订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还要定期表彰在家庭教育中学习积极、成效明显的家长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家校沟通氛围。

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形成合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