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方法探究

作者: 冯文琪

一、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强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围绕课程目标,在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处设置问题,通过问题的聚焦解决,进入深度学习。如教学《细胞的组成与分子结构》时,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包括:细胞和分子的结构关系如何?分子的组成结构如何?分子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实现细胞功能的?等等。

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教师在课前备教材,把握课程内容中心所在;备学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宽松、民主的课堂生态,变单向的“我讲你听”为多向的互动教学;要设置核心问题,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深度消化、深度理解、深度迁移。

二、关联现实生活

我们倡导将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课程本质。如在《基因的本质》教学中,可以通过植物育种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变异原因。具体方法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植物,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基因的传递和选择实验,尝试培养出新的品种。这种实践教学周期可能较长,但是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培育,效果会比单纯讲解好。

生物学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比较丰富,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教师要注意从学生身边可感知的事件入手,以小见大,把学生从生活引向书本,从直观引向抽象,从现象引向规律,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三、尝试概念图教学

概念图比较适用结构复杂的知识学习,有利于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知识,促进学生系统思维的发展,形成有层次的认知结构。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细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关于细胞结构的图表。这样,学生在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一个总体概念的基础上,对细胞内部结构也会有直观化的认知,进而很好地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概念图也比较适用于复习课,教师可以将学过的知识有效串联起来,通过梳理,把某一方面的问题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四、辅助网络技术

网络学习具有直观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的特征,图片、视频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细胞的分裂》教学中,传统教学往往通过图纸或文字呈现细胞分裂的过程,比较抽象。现在,教师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通过动态的图像、视频和3D模型等展现出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细胞分裂的细节,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网络技术还可以通过互动性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的细胞分裂模拟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在线交流,分享观点和思考过程。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 年度专项课题“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JZX007)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