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作者: 汪红敏

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为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准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

作为基层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动承担起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神圣使命。

一、深化理论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铸就立校之魂

学校要把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铸魂工程”。实施“铸魂工程”,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定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铸就立校之魂。

1.深入学习,领会内涵。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广大教师的工作指引,是赋予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更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学校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通过主题党课、专题培训、主题研讨等活动,带领全体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努力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融会贯通,学思并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盼,切实转化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提升教师素养,培育教育家精神,强健兴校之骨

学校要把培育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强骨工程”,科学安排、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榜样引领,聚集能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炽热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精神令人敬仰:人民教育家于漪一生躬耕教坛,勇于探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时代楷模”黄大年和张桂梅的心有大我、甘于奉献……在工作中,我们要通过观看影视剧、纪录片,阅读相关报刊书籍,深刻感受教育家精神,积极投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国事业。

2.营造氛围,尊师重教。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队伍,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营造适合教育家成长的肥沃土壤,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要不断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教师表彰机制,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讲好身边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促使教师充分汲取身边榜样的精神力量。

3.严格要求,规范行为。“德者,本也。”育人的根本在立德。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要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明确教师行为规范,坚守教书育人行为底线,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努力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三、扎根教育实践,践行教育家精神,筑牢强校之基

学校要把践行教育家精神作为“筑基工程”。学校要扎根教育实践,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学校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的各个环节,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融合、整体推进,不断筑牢强校之基。

1.践行教育家精神,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教育家精神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教育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能很好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校园文化为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践行教育家精神,要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提升育人智慧的主阵地,一线教师要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要不断研究教育、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力。教师要深刻理解真正的学习如何发生,要不断深化对学生的学习研究,要聚焦核心素养目标,转变育人方式,让学生回归课堂、回归学习,促进思维进阶,实现价值提升。

教师要以教育家的眼光和胸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陪伴者。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的职业要求,更是优秀教师团队的力量源泉,能够团结引领一批优秀教师,共同探索教育的未来。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做未来教育的探索者、未来学校的建设者、未来学生的培养者。

3.践行教育家精神,要健全教师评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只有健全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才能营造广大教师潜心教书、精心育人的氛围。学校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引导教师践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把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弘扬“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引导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尊重、关爱、成就每一个学生。以教育家精神为导向,不断完善以创新价值、育人能力、教学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潜心、安心、静心教书育人。

(作者系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

(本栏责编 再澜 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