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技术赋能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及突破路径
作者: 俞书香 邢燕姗近年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并向教育领域渗透。为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笔者开始关注智能技术,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以帮助更多教师在智能技术背景下不断提升、从容执教。
一、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1.教师亟待智能技术赋能
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弥补教师在个性化教学方面的不足。同样,智能技术可以提供虚拟实验室、在线教学平台等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帮助教师更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
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和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弥补教师在数据分析和个性化反馈方面的不足。此外,智能技术所引发的教育目标、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的转变,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达成。
2.满足教师的内在要求
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方法、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以及专业发展和交流平台等,有效赋能自身专业发展,满足教师的内在要求、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的持续成长和发展。
此外,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特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资源,并为教师搭建在线课程、教学社区、教学博客等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二、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1.发展意识亟待加强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学习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相关专业知识,主动寻找更为适宜的教学模式,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时代,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资源丰富且形式多样,教师和学生一样,也需因材施教,正确认识专业成长,强化发展意识。
2.资源配置尚不均衡
在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方面,教师平时关注的多是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对于知识背后的拓展关注较少:在教师专业能力课程的开发与建构、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教师之间在资源匹配上存在差距,也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拉开差距。比如,一些学校、城市的教育实力强,配套的专业发展资源丰富,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3.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教师专业发展供需矛盾的突出表现,在于教师所需的专业发展支持、资源与实际获得的支持和资源之间存在不平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多样,涵盖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学科知识更新、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但是,学校或教育机构为教师提供的专业发展支持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其多样化需求。比如,一些学校或地区由于资金、技术或人力等方面的限制,难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专业发展资源,导致区域内教师无法获得所需的支持和培训。
三、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路径
1.建立智能学习共同体
智能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为教师提供知识共享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这里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师交流、互动,不断开阔视野、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智能学习共同体可以为教师营造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发展的讨论和活动。在智能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可以展开合作与共建,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激发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和探索,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2.驱动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智能时代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考虑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需求,形成更加健全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使“线上培训”“在线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新常态。
要想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终身化,我们还可以结合智能化手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加多元、智慧的方式方法,并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主,结合名师工作室开展培训、教研活动,形成智能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3.在人机协同与人人协同发展中提升专业发展效能
智能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强教师的教学满足感和专业成长的成就感。我们在应用智能技术促进教师发展时,需要关注以下四点。
一是数据驱动教学决策。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为教师提供更准确的学生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信息,从而指导教师做出更准确的教学决策。
二是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智能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三是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智能技术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经验和资源的共享,实现共同成长。这种协同机制可以使教师之间互相激发教学灵感,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专业发展。
四是共建专业发展社区。建立专业发展社区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跨校合作、专家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总之,在智能技术赋能下,我们要善于应用智能技术,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在培训模式上创新,从而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生态建构,助力教师实现终身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