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作者: 施展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策略的探讨,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笔者从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人手,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培养人文精神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强调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内涵,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培养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价值、精神特征和人文素养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灵魂所在。它包括了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关注,对人类价值与尊严、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对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尊重和热爱。

概括来说,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对人类价值的尊重。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人格魅力,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二是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人文精神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提倡互助、合作和共赢。三是对自我完善的需求。人文精神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和完善,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提高和成长。在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历史性。人文精神是在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传承性。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人们继承和发扬。三是综合性。人文精神涵盖了伦理、美学、哲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含义。四是普遍性。人文精神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教育领域,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让学生拥有深厚的人文情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会文化;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智慧,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塑造成一个真正有人格魅力和人文底蕴的人。可以说,语文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弘扬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只有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吸纳了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出更具人文底蕴和情感温度的优秀人才。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设计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一是开展文学作品教学。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因而教师要选择具有人文关怀和深邃思想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内涵、赏析情感、寻找与生活的联系。二是开展历史文化教学。通过教授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人文精神的深刻意蕴。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区服务、文明参观等形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具体行动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以课内外交融的方式,深入了解文学、历史、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四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论著,引导学生读好书、做好人,从中发掘出情感体验、人格魅力、人文底蕴和人文关怀。在语文课程内容设计中,教师要突出人文精神,加强在日常教学中的引导,让学生体验人文关怀,深化价值观、思想内涵等方面的理解。

(二)选择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一是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场景设计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文关怀,理解其内在核心。二是引导发掘。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启蒙、适时提醒等方式,引导学生去关注、思考、发掘课文背后的人文情感和内涵。三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与讨论学习人文精神。四是课程拓展。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公益实践、社会实践、文化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拓宽视野,理解人文情感。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全面、多角度地接触和探究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价值观。

(三)重视学生评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一是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表现等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建议,让学生在教学中有话可说。这样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习。三是反馈和回应。教师需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并给出积极回应和处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四是考虑学生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诉求,设计更加人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可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重视学生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诉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提高其人文素养。在人文精神培育中,教师可从情感教育、阅读体验、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拥有人文精神的时代新人。

(责编 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