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双减” 助推发展
作者: 黄小国济源第一中学初中部近年来秉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聚焦“双减”,融合创新,积极探索初高中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一、聚焦“双减”,创新课后服务
1.积极探索作业管理新模式。在学生作业管理模式上,学校通过设置作业公示栏、分科分层限时布置作业等,构建高质量作业管理体系,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能。
在高质量作业管理体系中,学校提出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间、作业量两项要求。作业设计遵从“夯实基础、突出核心、引导整合”原则,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层次性,划分为必做作业、自选作业两类。其中,在自选作业中,学校注重加强阅读积累、学科特色项目研究、劳动实践性作业等,设置优秀作业设计环节,并通过定期问卷调查等方式,完善学生作业管理制度,将“双减”和“提质”有效结合。
2.积极创新课后服务新方案。为切实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学校坚持“让教育回归本源,让育人回归初心”,充分挖掘在职教师特长及可利用社会资源,提出课后服务新方案,组建三大类36个学生社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心仪的社团。
对于学生社团的选择,学校实行双向选择机制,其课程设置、教师配备、学生与社团活动的融合,遵循高标准、高水平、高效果要求,进行一周一等次、一期一汇报考核。近年来,多个学生社团成绩不俗,如舞蹈社团创编的节目《一起向未来》,被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在全省范围推广,《河南日报》以《刻刀印证“双减”,印章留驻幸福》为题对美术社团进行专题报道。
二、融合创新,推动一体化发展
为了寻找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最佳契合点,学校成立了初高中衔接教学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相关方案,建立听评课机制、讲座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把高中教学需求融入初中日常教学工作,扎实推动初高中衔接往深处走、往实处走、往细处走。主要做法为——
一是通过每月一次的初高中听评课及微讲座主题教研活动,引领教师积极探索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学科行为习惯培养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方法等,助力初高中教学无缝衔接。
二是通过高中学段的教师面向初中学段的师生、家长群体开展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及“立下鸿鹄志,拼搏向未来”“走进同一所大学结对”等主题活动,引导师生、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共促学生发展。
三是通过实施初高中教师资源、文本资源、设施资源等资源共享机制,帮助初中学生开阔视野,使其在丰富的教育资源滋养中不断充实自我。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面对“双减”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济源第一中学初中部将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多样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