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同向 减负提质
作者: 赵国宴 侯春杰“双减”,减轻的是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释放的是思想上的自由与孩童阶段应有的童趣。
一、教师努力方向
1.课前充分备课。要建设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系,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心里装着学生,备好“学生”是关键。此外,教师还要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思索如何用更精练的课堂用语、更精准的课堂话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提升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
2.微课制作。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转化、吸收知识点,并转换为自身能力。因此,一堂好微课,可以让学习者通过自己动手并亲身实践、体验后切实了解、掌握知识点,从而开启学习的大门,步入求知旅途。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多给学生时间反思,多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此外,微课课堂中,小组协作探讨问题,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把握最佳时间。上课之初的20分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方式、教学手段,以确保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重点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或研讨活动,使之始终朝着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确保学生在不同时段获得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若想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掌握好时间分配是关键。
二、学生努力方向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生针对自身学习的实际状况进行的。比如,学生可以观赏老师课前发布的微课视频,边看边思考老师提出的几个基本问题,并结合已掌握的知识点思考其关联,从而学会抓要点、攻难点。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然而然地提高效率,并有效减轻自身的课业负担。
2.探索课堂学习方式。完成微课观看、课前预习后,学生还需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分小组探究课题环节,找到适合自身学习方式的学生,往往是积极参与、主动发言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往往高效。
3.课堂练习动起来。课堂作业,是检阅学生对当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具体反馈。如何引导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完成课堂作业?这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还要求其在授课过程中凸显主题,能够带动全班学生一起动眼、动嘴、动手、动脑,在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时给予指导,从而使学生把握关键和重点词,攻破学习难点。
综上所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减轻小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开展社会实践、科学探究活动,学会创新、主动学习,成长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