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文化 提升学生素养

作者: 孙佩强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但具体到学校来讲,不少中小学生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知之甚少,对其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智慧、特有的精神传承等更缺乏了解途径。为此,我们明达小学对中医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校本课程建构,旨在以中医药文化提升学生在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中医药文化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2021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承。我们的研究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中医人才,而是通过自主建构的中医药文化培养体系,以中医药文化中的医学巨匠、医学典籍、疾病起因、药食同源、身体信号、穴位推拿、药草种植与应用等具体要素的学习实践,来提升小学生在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首先,中医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它不仅是一门底蕴深厚的科学,更是一个成熟的文化体系,在思维表达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中医药文化走进小学课堂,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通过了解“四气五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观点,增进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使学生提升文化基础素养、丰厚人文底蕴。

其次,中医药文化是涵盖大健康的医学体系,其中的治未病、养生保健等健康概念尤为独特。小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有助于从小培养健康生活的理念,正本清源,了解疾病发生的规律,学习用有效手段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中医的五行保健、药食同源、针灸推拿等知识,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小病痛时沉着应对,还可以让他们学会观察生命规律、自然规律,重视自身健康,增强健康意识。

最后,从神农尝百草到《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的编写,中医是不同时期中国劳动人民注重实践、不断总结创新的成果。由此可知,学习中医药知识也不能局限于理论。在穴位推拿、药草种植等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操作,在学习中融入劳动教育,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面临的问题

1.缺乏教授中医药知识的团队

早期教育是学习中医的一个特点,就《名医治学录》上所载的我国36位名医情况来看,其出身世家12位、名师学徒13位。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符合中医药文化传统教育的规律,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健康理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限于客观条件,学校即便有心来发扬传承中医药文化,也缺乏中医药文化的教学力量,缺乏相应的推广经验和案例。

2.没有完善的中医药课程体系

一次活动只能激发学生对中医药一时的兴趣,如果后续没有基于学情的系列活动,学生对中医药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医很神奇、很有趣”的感性认识阶段,很难从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获益。所以,为了让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既有理论知识、也包含实践活动的中医药文化课程。

三、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推广的措施

1.培训本校教师,借助社会力量

学校应通过购买相关书籍、借助网络媒体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实现中医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中草药有关诗句或整合教材中出现的中草药,美术教师讲授中草药绘画技巧,劳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中药材种植实践等。

学校可以和社区的卫生服务站、药店、中医诊所等机构,合作开发中医药相关课程和中医非药物疗法课程,如艾灸、刮痧、针灸、按摩等。我校邀请鹤壁市中医院的专家开展“岐黄文化明达行”系列活动,中医院的专家与学校中医文化研究教师团队一起就中医药相关课题、校本教材的编纂、未来中医药文化如何进课堂做了细致规划,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校开设中医药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2.编写校本教材,打造实践基地

教材是学习的载体和根本所在,为了将通过中医药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理念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材内容,明达小学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价值,结合小学各年龄段的特点,编写体例完整、内容翔实的中医药知识校本教材。

教材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孙思邈在鹤壁五岩山著书行医为切入点,将中医药课本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推动“药性”与“人性”相结合。第一章以故事的形式讲解中国历代的名医,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第二章讲解各类中医药巨著,如《千金方》《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第三章讲的常见药草的种植、养护、提取、运用等知识;第四章讲穴位、推拿、按摩、日常起居饮食保健等知识。教材编写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文字配合插图的方式诠释中医药知识。

要想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离不开在实践中学习。学校整合现有资源,种植艾草、薄荷、冬凌草、丹参、决明子、山楂等几十种常见药材,完成2000平方米的百草园中药基地与千金堂中医药展馆建设。学校依托百草园和千金堂药房为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开启品百草之香、探中药之幽的药香旅程。学生参与种植、养护、收获、制作等过程,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劳动了解中医的基本观念,掌握先人的养生智慧。

目前,社会不同层面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都很重视。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战略角度考量,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应该从小学抓起,学校应勇于承担起这份责任,给学生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觉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本文系鹤壁市教科研课题“中医药文化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22-JKLX-074)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