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践
作者: 赵杰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方面体现的是“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三个基本内涵。此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要求学科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并且要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让其他学科内容与数学建立联系,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我们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一、基本观点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理解并认同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功能;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与开发;要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有利于核心素养落地,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课程整合既是理念也是实践模式,是设想将与数学具有内在联系的其他学科或其他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加强纵向和横向的配合,共同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而服务。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新课标首次提出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领导者。有效地将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丰富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又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能增强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提升数学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1.开展跨学科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跨学科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例如在学习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后,可以开展“年、月、日的秘密”主题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年、月、日的学习,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天文和科学学科的知识。
2.开展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
在充分研读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在充分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的理念下,我们将语文、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尝试,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例如,将音乐教学中音符的划分与分数的认识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将时、分、秒的学习和体育学科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等等。这些都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3.设计体现多学科融合的数学作业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关于作业的设计引发更多关注。我们在设计学科作业时,不仅要考虑其基础性和探究性,还应考虑学科之间的融合。比如,学生学习过图形的运动后,可以设计剪纸类作业,也可以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美丽的图案;在学习体积和容积后,可以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设计缝沙包的作业;等等。
4.在数学社团中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
虽然数学社团种类较多、名称各异,但都有一个主题或中心。在这个主题或中心的统领下,我们在活动中兼顾数学知识和其他学习的整合,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水平得到提升,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发展。
三、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离不开三个关键——洞察“学科本质”(构成学科的核心概念)、把握“学科素养”(实施学科间的多元整合)、展开“学科实践”(借助多种形式的活动)。针对现状,我们深入研究有关理论专著和教育教学成功案例,尝试用以下策略进行数学与其他学科多元整合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践研究。
1.注重从生活情境及实践操作中陶冶和培养
让儿童亲身经历真实的生活情境对其数学学习是有重要意义的。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在结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生活情境,才能引起儿童的共鸣,才能让学习活动自然引入并顺势推进。
2.以开放的、复杂的问题情境作为多元整合的载体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完整的情境系统,在真实的、复杂的生活情境中植入任务,让儿童能够联系个人情境、社会情境以及科学情境的不同层次,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建模,提出问题、表明观点,对策略和结果进行反思。
3.注重学科知识的基础性与衔接性
在低年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主动学习;在中年级阶段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社区生活中,通过体验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处理生活问题;在高年级阶段深化学习,鼓励学生自我探索,通过体验与实践,培养社会意识。
4.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建议
(1)从熟悉的开始。这也就是教师从自身最擅长的学科领域内,部分地实现课程整合的目的。比如注重学科教学目标上的整合:传授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正确的学科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学习学科的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把握材料、方法和过程的整合。又如注重学科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还有表现方法上的整合,即尝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等。
(2)从容易的开始。借鉴清华附小的研究策略,如从平行学科设计或相关课程开始,逐步过渡到整合程度较高的学科取向的课程整合;如多学科的设计和跨学科的设计或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等,最后进入超学科的整合设计。
(3)在协作中开始。因为探索学科多元整合,教与研已经成为教师日常的专业生活方式。在课题的不断推进中,在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中,教师逐步地超越自身的学科限制,提升了学科整合的技巧和策略。
学科整合的程度是一个由低度整合到高度整合再到完全整合的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教师在这个多元整合的过程中要回归教学本真,积极地参与整合,体验整合的全过程。通过课题实验,教师提高了学科文化素养,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了综合能力。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广泛搜集资料,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能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数学教学,将学生带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