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作者: 李萌萌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学艺术的珍品,又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必修内容。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需要增强自身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

一、重视音韵诵读和意象积累,培养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通过想象、联想、比较、分析等方式,对表象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古诗词是极富艺术性的文体,作者创作时通过调动形象思维,以简而精的文字阐释深意。

古诗词中的音韵和意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元素,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在教授《观沧海》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诗人“登上碣石山,临海远望,苍茫水天尽收眼底”,领略诗作恢宏壮阔的画面景象,以获得整体印象。教师基于学生的初步认识,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流露的情感。

同时,掌握古诗词中的意象,也是学生开启形象思维的重要训练对象。在古诗词教学中,对于教材中常见的意象,教师可以用知识链接多联诗句的方法,帮助学生解读该意象的特征及其蕴含的情感,强化学生对意象的记忆与理解。

二、关注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培养批判思维

古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需要学生深入的探究和理解。教师对古诗词的深度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批判思维能力。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探究诗歌的意义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觉醒文化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三、尝试古诗词创作,培养创新思维

古诗词的鉴赏,不仅仅是文学素养输入的过程,还是人们情感输出的过程。

创作诗词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激活人们的创新思维,这不仅仅是对作品的深加工,更是突破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的重要路径。创作诗词,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加强名句鉴赏,培养审美思维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赏析经典作品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在教授《使至塞上》一诗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进行多角度的鉴赏,分析诗人描写边塞特有自然景色的用意,感受诗词中的构图美、色彩美和线条美,体会诗歌雄浑壮阔的意境,悄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多方面的价值。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受益终身。

(责 编 于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