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食育活动 助力儿童发展

作者: 马玲

民以食为天,“孩子在幼儿园吃得怎么样”,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从吃饱发展到了吃好、吃得有营养。作为河南省食育试点园,我们园以“基于地域资源开展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为题,积极开展了幼儿食育活动的研究。

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园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营造了宽松和谐的食育环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食育活动。不仅让幼儿吃得好,更把食育知识、动手能力、养生理念等融入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提升学习和认知能力,培养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的意识,从而关注生命、关爱自己、健康成长。

一、开设食育工坊,给幼儿提供探索的环境

在户外阳光充足的地方,园所给每班幼儿设置了足够大的种植区,孩子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如松土、播种、浇水、架藤等。幼儿直接参与了各类农作物生长的过程,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受到了最为生动的生命教育。

“我们种什么呢?”在开辟了各班的种植区后,孩子们兴奋地讨论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当下季节适合种什么,让他们带着问题和家人一起讨论,最终班级统计分析决定种植获票最高的农作物种类。从选种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哪些农作物适合在什么季节播种,更学会了收集和统计意见,学会了遵守集体规则。

播种时,孩子们拎着小铲子,一下一下刨开土地种下种子,一起种下了自己的期待。从松土开始,孩子们就在表格里进行记录,同时将种子从破土发芽到每天的变化,都用画笔表征记录下来。尤其是经过几天假期,孩子们回到园里第一时间就跑去种植区看看农作物的变化。通过观察认知,幼儿了解了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种植周期和营养价值,这些都让他们获得了生动的感受和体验。

为了更好地推进食育,幼儿园开设了食育工坊功能室,配备了各种厨房用具,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直接感知制作食品的快乐。当种植的蔬菜和瓜果成熟时,孩子们亲手采摘下来带到食育工坊,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制作蒜蓉油麦菜、蜂蜜萝卜水、烤红薯……

食育活动始终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健康为目标,以快乐实践为途径,践行“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开展表征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食育活动中,幼儿不单单是认识了各类农作物的特点,更见证和参与了它们的成长过程。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对其生长过程逐一进行表征,这可以帮助幼儿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奥秘,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每株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关爱呵护生命,能让孩子们的心保持柔软和温暖,这是食育活动赋予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只有学会关爱生命,孩子们的情感才会逐渐饱满和丰富,才能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冬天,为了让种植的大蒜不受冻,孩子们坚持收听天气预报,提前商讨要是下了大雪怎么办。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用塑料薄膜给大蒜种植区搭建保温棚。当看到所有的蒜苗在保温棚安稳生长时,孩子们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溢于言表。

种植区和食育工坊里的每个孩子都是忙碌的,小手和脑袋一刻不曾停下来。他们把种植出来的各种蔬菜变成美食装盘分享,在种植区和食育工坊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是相互关联的,当孩子们把动手操作和知识经验关联在一起,他们就掌握了生存和生活的技能。

表征活动,能让孩子们用符号和信号来呈现他们眼中和脑海中植物生长的样子,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现象进行对话。在食育活动中,孩子们的表征类型丰富多样,他们用线条、用色彩、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和符号来记录看到的一切和即将发生的一切。这些表征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引领了孩子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开始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建构和完善食育课程,让幼儿在实践中成长

有了扎实的操作基础和丰富的认知积淀,我们园所进行的有关食育活动的课题研究,开始逐渐形成“食知味”“食之养”系列活动,确立“享食乐、食知慧、养食礼、知食德”的健康目标,逐步构建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和美真爱”食育课程。

“和美真爱”食育课程始终以幼儿生活为主线,以自然资源为课程素材,以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各类实践活动为主题,将五大领域中健康活动与食育相结合,建构了从一日三餐到结合地域特色的食育节气课程和食育节日课程。

我们将食育课程实践研究与地域资源、时令节气、节日文化、五大领域及园本课程相结合,形成以春夏秋冬四季时序为主题的课程体系。每个主题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中的农耕文化,以及与农耕相关的节气、农时、种植方式等食育知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幼儿在实践中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在开放、动态、真实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成长。

好的课程是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和认知规律的,好的课程来自幼儿的生活,又必将回归到幼儿生活中。食育课程是在一种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它有利于和支持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

食育课程是孩子们在种植体验、制作健康美食、品尝美味的过程顺势形成的。自然和谐的食育环境作为隐形课程,为幼儿园增添了活力与生机、情趣与美感,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食育种植让孩子们了解了农耕文化,认识了农作物;食育工坊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

食育活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不仅构建和完善了食育课程,还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在食育活动中,孩子们快乐而自然地习得了各种关于饮食的健康要点,他们开始自己定期量身高、称体重,关注自己每天喝了多少杯水,学会了“食不言,寝不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学会了发自内心地珍惜食物,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我们要培养会生活、爱生活的孩子,就要给他们会生活和爱生活的课程。相信,随着食育课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孩子们一定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健康成长。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地域资源开展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2160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