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种下一间读写教室
作者: 梁祥会一间安静的教室,一排彩色的书柜,一群爱书的孩子,他们随意坐着,自在地翻动着书页,享受着阅读的乐趣——这就是我为孩子们“种下的读写教室”。
“1+1”,让课外阅读课内化。要从并不多的课时数中分出时间给“读写教室”,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我整合语文单元教学,研读文本,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把挤出来的时间,全部用来开展课外阅读。低年级,我会在每“1”天的课程中安排“1”节阅读课;中年级,在每“1”周的课程中拿出“1”天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高年级,每“1”个月有“1”周的时间是“阅读周”。“阅读日”和“阅读周”,全都被用来阅读,晚上也只布置和读写有关的作业。“1+1”课时设置,让课外阅读课内化,有效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1+X”,让课外阅读课程化。“1+X”的三种阅读模式,让我们的课外阅读以点带面,全面辐射。第一种模式:学习“1”篇经典课文,带动阅读“X”篇课外经典文章。如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第二种模式:学习“1”个单元,阅读与这一单元主题相关的“X”组文章。如学习了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父母之爱”,我带领学生阅读了“名家笔下的父亲和母亲”。第三模式:阅读“1”本书,再阅读与这本书相关联的“X”本书。如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又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上一篇:
“全”阅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下一篇:
共沐书香 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