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积分到集体积分

作者: 陈彦旭

从个人积分到集体积分0

与案例中这位教师一样,我也曾在大班开展过一段时间的“积分换礼”活动,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积极性。我让孩子们一同参与设计“积分换礼”活动,由于我班名叫“满天星班”,孩子们选了星星贴纸作为积分币的形式。配合当时班级教室里创设的“太空”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孩子们提出把积分展示墙打造成“星际太空舱”的样子。孩子们还讨论了怎样才能得到积分币,有的提出做好“班级小当家”工作就可以得到一枚星星贴纸,有的提出做好教师的小帮手就可以得到一枚星星贴纸,有的提出收集班级活动所需要的废旧材料带来捐给班级就可以得到一枚星星贴纸……我根据孩子们的想法,制定了积分规则。同样,我也规定了每个人集满10枚星星贴纸就能找教师换一件小礼物。

“积分换礼”活动一推出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看着星星一颗一颗地贴到了自己专属的“舱位”上,孩子们越发积极主动了。一次,有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一瓶防蚊喷雾捐给班级,为此得到了一枚星星贴纸。后面几天,其他孩子纷纷效仿,班里堆满了各种防蚊产品,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还嚷着让他们再去买防蚊产品。于是,我就取消了这项奖励。这下,孩子们不乐意了,他们问:“为什么某某某带来防蚊喷雾得到了星星贴纸,我带了就不能得到星星贴纸?”不得不承认,这种“积分换礼”的模式引发了孩子们的相互攀比甚至嫉妒。我也曾和孩子们谈话,引导他们认识到班里的防蚊喷雾够用就行了,多了是浪费,但谈话之后仍有孩子继续带防蚊喷雾来,这说明他们并不关心班里是否还需要更多的防蚊喷雾,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带防蚊喷雾获得积分奖励。由此,我意识到,这样的“积分换礼”活动该被喊停了。

在一天晨间的“新闻播报”活动中,一个孩子播报了一则关于“中国航天日”的新闻,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孩子们提议开展航天日庆祝活动。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主意。我发起了一个“星际太空舱”的“满舱行动”,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集体和他人真正的需要,努力为集体和他人服务,以此赢得星星贴纸,贴到“星际太空舱”的“总舱房”,到了“总舱房”星星爆满(集满100枚星星贴纸)之日,就在班里举办一个“满舱日”庆祝活动。孩子们听了我的提议后非常兴奋,都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星星贴纸贡献出来。

做出这样的调整后,孩子们不再相互比较星星贴纸的多少了,而开始关注怎样的行动才是集体和他人真正需要的,怎样才能赢得星星贴纸为总舱房的“满舱”做贡献,他们的班级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到了“满舱日”,我们举办了一个庆祝仪式,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品尝美食,分享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庆祝仪式后,我们将“总舱房”的星星归零,开启了新一轮的“满舱行动”。孩子们继续努力关注集体的需要、同伴的需要,期待着下一个“满舱日”快快到来,同时也在默默地计划着下一次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