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幼儿园监控使用调查

作者: 胡丽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幼儿园监控使用调查0

近年来,国家发布多项政策,倡导在幼儿园运用监控技术保障师幼安全,不仅将视频监控纳入幼儿园安全防范的基本要求,还制定了有关视频监控的重点部位及其防护要求、技术要求、保障措施等的标准。如今,在幼儿园内安装电子视频监控已成为一种常规做法。然而,随着视频监控设备的投入使用,园长、教师、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对幼儿园监控该如何使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甚至由此引发了一些矛盾。为了化解这些矛盾,使幼儿园的监控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了解在幼儿园监控的使用中园长、教师和家长各自的诉求是怎样的,有哪些共性之处,又存在怎样的差异。为此,笔者选取四川省成都市3所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甲园为公办园,乙园为民办园,丙园为某高校附属幼儿园,属于集体办园,3所幼儿园安装和使用电子视频监控均已达5年以上。笔者对3所幼儿园的园长进行了访谈,并在每所幼儿园抽取15位教师、20位家长进行了访谈,最后运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成都市5所幼儿园(包括甲、乙、丙3所幼儿园)的教师及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共回收家长有效问卷425份,回收教师有效问卷373份。

一、利益相关者对幼儿园监控使用的观点

家长、教师及园长均围绕监控的安装、监控的功能、监控的调取、监控的开放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关于幼儿园监控使用的观点。

(一)家长关于幼儿园监控使用的观点

1.监控的安装:力求无“死角”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将幼儿园监控安装的位置划分为8个区域,即户外活动区域、室内活动区域、午休区域、进餐区域、盥洗区域、教学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出入口、食堂操作间、幼儿园门口及周边区域。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在哪些区域有必要安装监控时,除了盥洗区域,家长对在其他区域安装监控意见比较一致,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有必要安装监控,其中,室内活动区域的监控安装是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重点。

对于在盥洗区域安装监控,家长们的观点存在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赞同安装,认为幼儿园不应存在监控盲区,尤其是部分家长认为“盥洗区域是孩子容易遭遇暴力对待的地方”;第二种观点也是赞同安装,但强调须谨慎保管监控视频资料;第三种观点是反对安装,认为这样做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并且存在监控视频资料外泄的风险。

2.监控的功能:保障安全,化解冲突,监督教师

在调查中,家长们对监控功能的认识比较一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保障孩子的安全,家长认为“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装了监控更加放心”。其次是通过监控追踪溯源,了解真相,从而化解家园冲突。家长们提到,在发生意外事件后,可能会发生“孩子年龄小,还原不了真相,我们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有的孩子会‘添油加醋’,有的孩子害怕被父母责怪,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错”的情况,“当幼儿园和家长各执一词时,监控视频就能提供有力的证据”。再次是监督教师,家长认为“有监控看着,老师工作会更加用心一些”。

3.监控的开放:以赞同为主

大部分家长对于幼儿园监控视频画面的开放持赞同意见,认为利大于弊。家长赞同监控开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认为自己若能随时看见孩子在园的情况会更加安心和放心。第二,认为监控开放有助于自己确认教师的专业性,还能规范教师的行为。第三,认为监控开放有助于自己学习教师的教育行为,还有助于自己根据孩子的日常在园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比如“带孩子复习学过的歌、舞蹈,帮他加深印象”。

值得关注的是,也有少部分家长对监控开放持反对意见,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二是认为会引发家长对班里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对自己的孩子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发现,持反对意见的家长大多自己本身也是教育工作者。

4.监控的调取:受不同因素影响

家长想要查看监控主要分为几种情况:了解孩子受伤或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了解孩子日常在园的表现,了解教师日常的保教行为。其中,孩子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时,家长要求查看监控的概率最大。可见,安全问题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另外,在访谈中发现,家长在孩子受伤后是否申请查看监控还与孩子的情绪状态、事发原因是否明确以及孩子表现出的对班级教师的喜爱程度有关。如果孩子受伤后情绪状态尚可,事发原因比较明确,且孩子日常表现出喜爱班级教师,那么家长一般情况下不会坚持要求查看监控;但当以上三个条件未同时得到满足时,家长申请调取监控的意愿就会增强。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位家长谈到:“有时在孩子身上发现伤口后找老师去了解原因,老师会说,查过监控了但找不到原因。其实我觉得老师这样说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很多时候,考虑到孩子还在这儿,就没有强硬地要求老师调取监控。”可见,尽管家长并不认同教师的某些说辞,但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去挑战教师的权威。

(二)教师关于幼儿园监控使用的观点

1.监控的安装:重点保障安全事故高发场所

教师在监控安装问题上普遍强调对安全事故高发场所的重点保障,因此,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要特别关注户外活动区域、教学区域主要通道和出入口、幼儿园门口及周边区域的监控安装。与家长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是,教师对在盥洗区域、午休区域等可能涉及孩子隐私的位置安装监控的认同度较低。

2.监控的功能:兼顾保障孩子及教师的权益

绝大多数教师认同监控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孩子的权益。同时,也有超过80%的教师认同监控兼具保护教师权益的功能。比如,一位教师在访谈中提到:“我的班里有个女孩,可能由于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有几次回家后对家长说老师打她了。在这种情况下,监控的存在就是对老师的一种保护。”另一位教师说:“有的家长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我也遇到过发生安全事故后家长申请查看监控的,我觉得按规定程序做就行了,没什么是不能让人看的,至少能让家长完完整整地看到事件的过程,不然谁都说不清。”可见,教师认为,当自己遭到家长误解时,监控的“客观中立”能为自己“正名”,维护自己的权益。

3.监控的开放:以反对为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监控视频画面是否向家长开放的问题,3所幼儿园教师的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持反对意见。

教师为什么反对监控开放?通过访谈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易被干扰。有教师提到:“打个比方,我只是很自然地跟孩子嬉戏,但如果家长在某种心态之下去看,就可能抓住我的一些言行,将其放大甚至歪曲,然后拿来质问我,那我就需要花时间去解释,这会增加很多工作量,而且家长可能还是不相信我。”也有教师提到:“一些家长看了监控后会比较,认为教师关注其他孩子的时间比关注他的孩子的时间多,就觉得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如果开放监控,需要我向家长解释的地方会更多。”可见,教师认为监控的开放会导致自己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第二,孩子的正常发展可能受到影响。教师提出,有的家长通过监控看到孩子在园时的某些状况后,可能会从自己的认识出发对孩子做出一些负面的引导;也会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似乎“不如”其他孩子,就感到焦虑,进而对孩子施加压力,揠苗助长。此外,监控开放也会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看到孩子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时,教师原本会通过一些方法阻止并给以教育,但处在监控之下,就有可能担心家长误解自己的教育行为,并由此放弃对孩子的引导。教师的这种犹豫和放弃可能会错失教育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三,增加家园冲突的可能性。一方面,监控的开放会让某些家长过分关注自己孩子的行踪,并产生一些负面联想,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问教师,从而让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另一方面,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些正常的肢体接触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打架,进而引发家长间的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冲突的导火索甚至是旁人点燃的。比如,一位教师谈到一个案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自创了一个‘转圈圈’游戏,两个人转着圈你追我赶,边追边打闹,玩得挺开心。结果班里一位家长看到后误会了,就给女孩的奶奶发信息,说‘你家孙女被谁谁打了’。女孩的奶奶一听很生气,直接到班级微信群里找到男孩的奶奶,说‘你家孩子打了我家孩子’,两人为此争吵起来。后来只能由教师出面来解决这件事情。”可见,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监控的开放是弊大于利的。

4.监控的调取:需根据合理性来判断与合议

教师认为,家长申请调取监控的理由比较合理的情况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一是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包括情绪的突然转变),二是孩子发生意外伤害,三是孩子的私人物品丢失。当然,教师判断申请理由是否合理有一定的主观性,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教师认为家长调取监控的要求不合理时,会予以拒绝。比如,一位教师提到一个案例:“有个孩子午睡时脸上被蚊子叮了一个包,但他妈妈非说是被旁边的孩子抓伤的,要求调监控。我没有满足她的这个要求,因为我认为,如果我们非常确定这种伤害不是别人造成的,但仍然满足家长调监控的要求,家长会觉得这就是该满足她的,以后可能有事没事就要求调监控,无端地增加我们的工作量。”以上案例中,由于教师明确知道导致孩子身体出现轻微损伤的原因,且认为家长的猜测毫无依据,所以教师觉得家长调监控的要求不合理;若同意家长的要求,会让家长获得一种信号,即监控视频的调取是轻而易举的,而这种信号的传递会给教师带来较多的隐性工作,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三)园长关于幼儿园监控使用的观点

1.监控的安装:多层次的“全覆盖”

在安装监控的问题上,尽力在孩子活动的主要区域做到监控全覆盖、无盲区,是3所幼儿园的园长的共同期望。在具体做法上,3所幼儿园存在一些差异。甲园作为公办园,园所的监控安装大部分是响应公建配套的要求,即按国家标准进行安装,主要覆盖区域为教室、户外运动场所、走廊、厨房等,而未覆盖的区域则是盥洗室、午睡室以及教师办公室等较为私密的地方。乙园是一所民办园,为响应部分家长的需求,不仅是孩子活动的区域,而且在教师及园长办公室、孩子的盥洗室及午休室,也都沿对角线安装了监控。丙园是一所集体办园,园内监控安装的位置与甲园几乎一致,而其园所位于高校内部,因此还在“天网”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内。

2.监控的功能:保障各方权益、促进教师发展、提升管理效率

3所幼儿园的园长对监控功能方面的认识具有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还原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经过,有助于解除误会,从而保障各方不容侵犯的合法权益。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利用监控记录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有助于园所管理者抽查和评估教育工作质量。其次,利用监控的即时性特点,有助于园所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规范教师的行为,加强教师的规范意识。三是提升园所管理效率。园长借助监控进行幼儿园的“云管理”,减少来回奔走的时间,能直接对多个对象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估。

3.监控的开放:以拒绝为主

3所幼儿园的园长对监控的开放都持反对意见,反对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监控的开放可能会让教师随时面临家长更为具体、琐碎的要求,如给孩子添衣、督促孩子喝水等;由于家长与教师观念和需求的差异性,家长可能会干涉教师正常的教育行为,教师也可能会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而出现“表演式”行为。第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首先,当孩子日常在园的一切言行都暴露在家长面前时,有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孩子进行粗暴的干涉,孩子也会因为意识到“爸爸妈妈看到我这样,回家后肯定要批评我”而“克制”自己的一些自然率性的表达和表现。其次,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难免发生冲突,这也是孩子的社会性互动中必然的组成部分,但这种冲突通过监控视频的画面呈现在家长面前,就可能被一些家长赋予特殊含义,如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甚至被霸凌等,家长有时还可能做出一些过火的干预,影响孩子的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第三,增加家园冲突的概率。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可能符合所有家长的观念和需求,这种差异的存在可能成为引发家园冲突的导火索,而监控的开放让教师的所有行为暴露在家长面前,有的家长若断章取义地理解,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第四,监控的开放会让幼儿园变成一个完全向公共开放展示的场所,这不仅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还可能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偷窥孩子隐私提供便利条件,甚至埋下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