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专业引领,家园同行
作者: 陈路遥从专业的视角出发,如果看到孩子们在玩扮小狗的角色游戏,我会在与他们交流时给予以下肯定。第一,你们善于观察。你们只有在生活中仔细地观察过“小狗”与“主人”的互动,才能将这两个角色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第二,你们懂得合作。你们在游戏中懂得进行角色分工以及互相合作,才能把游戏玩得那么精彩。第三,你们很有创意。你们在游戏中积极地想象和创造,通过用丝带当牵狗绳,形象地表现出主人牵小狗的场景,可见你们不仅爱玩还很会玩。
在肯定之余,我会为孩子们的游戏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一方面,提供可拼搭、组合的地垫等,让孩子们可以自己根据需要铺上地垫,避免孩子们直接在地上爬,或者提供手套、护膝,游戏后则引导孩子们自行将材料整理归位。另一方面,强调游戏的基本规则,比如,不可以强迫他人扮演自己不喜欢的角色,“牵狗绳”不能系在脖子上,游戏后要把手洗干净。游戏后,我会鼓励孩子分享游戏经验,相互学习,从而提高游戏水平。
孩子在游戏中扮小狗,确实有可能引发家长的质疑,作为同行,我很能理解案例中的教师为此感到担忧的心情。那么,面对家长可能的质疑,我们是选择阻止孩子继续游戏以回避家园矛盾,还是从孩子的利益出发,做好孩子的代言人,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引领呢?我想,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我们必须坚守教育信仰,帮助家长解读孩子的游戏、发现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引导家长回归儿童本位。这样的家园共育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
(浙江杭州市星辰幼儿园 陈路遥)
上一篇:
为孩子的游戏喝彩
下一篇:
如何回应孩子“不同寻常”的角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