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公司的儿童会议
作者: 陈苏
电视里播放的“双十一”广告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家纷纷议论:“‘双十一’快到了,天猫送红包啦!”“我想在网上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也想。”于是,教师在班级群里帮助孩子们发起了“‘双十一’,我也想网购”的倡议,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几天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分享起自己的网购体验。甜甜说:“我和妈妈先领了10元的红包,然后买了一本故事书。两天后,快递员就把书送过来了。”琪琪说:“我买了两个玩具,一个是快递员送到家里的,另一个是在丰巢快递柜取的。”桉可说:“我买了书包,爸爸帮忙填写了地址,快递员就把它送到家里了。”听了大家的分享,芃芃说:“我们也开一家快递公司吧!”其他孩子纷纷拍手称赞:“听起来很棒!我们还可以当快递员,肯定很好玩!”这时,无敌提出疑问:“快递公司长什么样?快递公司怎么开呢?”……
“双十一”的广告激发了幼儿对网购的兴趣。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协同家长为幼儿提供了体验网购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分享网购体验。有了“双十一”的网购体验后,幼儿开始设想开一家属于他们自己的快递公司。然而,新的问题产生了:快递公司长什么样?快递公司怎么开呢?考虑到大班幼儿对快递员的职业并不陌生,并且具备丰富的角色游戏经验,教师在思考:能否生成一个项目活动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呢?于是,教师分别从核心经验、必备经历、重要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将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创办快递公司的游戏情境中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发展多元化的学习能力。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要“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可见,教师要把视线聚焦到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并为幼儿提供相应支持,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大班“快递公司”项目活动为例,阐述教师是如何助推幼儿的深度学习的。在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经常遇到各种问题,而且难以解决,于是他们召开了多个儿童会议,有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幼儿自发的,也有教师组织的。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幼儿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以最优化的方式解决,从而成功创办了一家属于他们自己的快递公司。
快递公司长什么样
孩子们想成立快递公司,却不知道快递公司长什么样。于是,教师组织大家讨论:“你们去过快递公司吗?”“快递公司长什么样?”大家都表示不太清楚。有孩子建议:“我们去参观一下快递公司吧!”这时,其他孩子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知道快递公司里有哪些工作人员。”“我想知道快递公司里的柜子多不多。”“我想知道快递员是怎么送快递的,寄快递、取快递要注意什么。”……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如愿参观了幼儿园附近的快递公司,并向工作人员提出了他们的问题,工作人员一一作了回答。
参观之后,无敌说:“原来快递公司里有负责扫码、入库、整理、送快递等的很多工作人员。”滔滔说:“工作人员根据物品的大小和形状,选择最合适的箱子进行包装。”皓皓说:“快递单上有收件人的地址,工作人员扫二维码就能知道是谁的快递。”教师问:“你们了解了很多有关快递公司的知识,可你们知道快递到底是怎样送到我们手里的吗?”经过讨论,大家终于知道:快递要先被放在快递公司扫码登记,接着在仓库里进行分类,有的需要用飞机运到另一个城市,有的需要用货车运到其他地方,再到另外一个仓库进行分类,最后由快递员将这些快递送到菜鸟驿站、丰巢快递柜或收件人的手里。
由于幼儿对“快递公司长什么样”不太清楚,因此教师主动发起儿童会议,组织幼儿讨论,并带领幼儿参观快递公司,让幼儿在制定参观计划、提出疑问和分享参观感悟中主动获取“快递公司长什么样”的相关经验,从而为后面项目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在参观快递公司前,教师问:“去参观快递公司,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倾听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口头分享自己的参观计划,如“我想知道快递公司里有哪些工作人员”等。在参观过程中,有些幼儿带着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参观计划主动向工作人员提问,有些幼儿结合参观中的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疑惑,如“为什么装快递的箱子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等。显然,通过现场参观,幼儿关注到了更多细节,如快递的数量、包装纸箱的大小及公司运作流程等,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互动,幼儿对快递公司的认识更丰富了。在参观后的儿童会议上,幼儿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基于幼儿分享的经验,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快递是怎样送到我们手里的吗?”教师既肯定了幼儿的收获,又抛出问题激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其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参观场景,而且在于让他们在聆听同伴的分享中生成自己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对快递公司的运作流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成立快递公司
在参观完快递公司后,大家开始策划成立快递公司的工作。自称为快递公司老板的芃芃召集了几个孩子开会:“我来当老板,大家讨论一下,我们的快递公司怎么开?”有人提出疑问:“活动室里好像没有空余的地方可以开快递公司。”“快递公司需要很多工作人员,我们才5个人,还不够。”……听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决定一个一个解决。
第一步,制定计划。
教师说:“好期待你们的快递公司成立。万事开头难,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你们肯定有办法的。”孩子们说:“我们先计划一下怎么开吧!”“我们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然后再给快递公司取名、招聘员工……”通过讨论,大家用绘画的方式绘制出了“成立快递公司计划书”。
第二步,选址。
芃芃问:“快递公司开在哪里最合适?”嘉泽说:“我觉得开在美工区比较合适,那边有很多材料。”甜甜说:“美工区地方小,不合适。”玺璟说:“生活区的大柜子可以放快递,适合用来开快递公司。”凯莉说:“对,生活区地方大,可以停放快递车,还可以站很多人。”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生活区是成立快递公司的最佳选址。
第三步,取名。
确定了选址后,孩子们又忙着给快递公司取名。取什么名字好听呢?大家讨论道:“叫‘大一班快递公司’吧。”“叫‘奥特曼快递公司’吧。”……乐乐建议:“要不投票决定?”于是,孩子们用绘画等方式呈现给快递公司取的名字,并依次介绍,如“快递讲究速度,所以应当叫‘极速快递公司’”。最后,“极速快递公司”在大家自主投票中得到最高票数。
第四步,招聘员工。
大家看到“极速快递公司”的招聘员工海报后,纷纷前来应聘,芃芃说:“你们带自荐书来面试。”冬冬问:“什么叫自荐书?”芃芃说:“就是介绍你有什么本领的。”于是,大家绘制好自荐书来面试,排着长队的招聘现场非常热闹。天天说:“我力气很大,可以搬运很多快递。”铉锡说:“我比较细心,可以分快递。”在招聘会上,快递公司需要的员工很快就选出来了。
第五步,制定公司约定。
萌萌说:“在我爸爸的公司里,员工迟到是要扣工资的。你们不听话,也要处罚。”佳佳问:“怎么处罚?”萌萌说:“送错快递要处罚。”天天说:“我觉得对客户不热情也要处罚。”……经过员工们的一番讨论,大家共同制定出公司约定:对客户要热情,快递箱要摆放整齐,记录单要清晰无误,送快递要讲究速度等。
本次儿童会议由自称为快递公司老板的芃芃主动发起,当他提出“快递公司怎么开”的问题时,其他幼儿立马提出各种疑问。此时,教师的鼓励至关重要,“好期待你们的快递公司成立。万事开头难,但是办法总比问题多,你们肯定有办法的”。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重新燃起成立快递公司的热情,并通过商讨用绘画的方式绘制出“成立快递公司计划书”。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教师以支持者的身份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信任,让幼儿尝试自主解决问题,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在选址、取名、招聘员工、制定公司约定等环节,教师充当了一名忠实的倾听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充分表达,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欣赏和思考幼儿的一言一行,读懂他们的想法,追随他们每一次解决问题的步伐,并及时给予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有口头分享,也有书面分享,还有投票和讨论,处处凸显了他们积极、主动、专注的游戏状态。接下来,教师不仅要继续追随幼儿的探究步伐,而且要为幼儿经验的发展做好准备。
快递公司营业
■试营业
终于等到试营业的这一天,孩子们看起来有些忙碌,也有些紧张……结束一天的试营业后,孩子们一致认为:这真是一次状况百出的试营业。于是,儿童会议又开始了,老板让员工说一说出现的问题。有的说:“很多人寄快递,弄得工作人员手忙脚乱的。”有的说:“看不懂全是文字的快递单。”……教师问:“大家发现了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大家通过讨论想到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很多人寄快递,工作人员手忙脚乱。
解决方法:工作人员要分工合作,不能偷懒;让客户排队等候,可以分批寄快递;可以上门取件;给快递打包的工作人员要多一些。
问题二:看不懂全是文字的快递单。
解决方法:请教师帮忙;把文字换成图画,重新设计快递单;客户看不懂时,工作人员要耐心帮助。
……
在试营业中,幼儿因人员分工不明确显得手忙脚乱,因看不懂全是文字的快递单而不知所措……对于幼儿来说,失败也是一种学习,在失败中培养反思与改进的意识尤为重要。一开始,老板以开会的形式组织员工谈谈试营业中的问题,员工发现“人太多,工作人员手忙脚乱”,“没有二维码,不知道怎么办”。可见,大家只是在抛出问题并寻求帮助,没有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于是,教师反问“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以问题驱动幼儿积极思考,帮助幼儿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并运用已有经验找到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教师应当继续给予幼儿试错的机会,引导幼儿关注更多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去大胆探索并努力解决问题。
■正式营业
正式营业那天,员工们分工合作、有序操作,客户们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满意,但也提出了一个建议:“你们可以用快递车送快递。”这个建议听起来很不错,大家马上开会讨论。玺璟和嘉泽说:“我们做一辆快递车吧!”琪琪说:“做一辆快递车需要很多材料,还需要像真的车子一样会跑,太难了,要做很久的。”玺璟说:“我妈妈是科学老师,可以请教她。”嘉泽说:“我爸爸是工程师,他也可以帮助我们。”无敌说:“老师说过,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一定会成功的。有了快递车,肯定会方便很多。”于是,教师将孩子们的想法及遇到的困难在“家园互联网+”的平台上展示,让家长们共同出谋划策。很快,在家长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孩子们制作出了多辆快递车,并很快投入使用。
在正式营业中,客户的反馈给了员工灵感:制作一辆快递车,可以方便送快递。大班幼儿已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很快就得出结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幼儿通过开会商讨,决定寻求家长的帮助。可见,当遇到困难时,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能力去拓宽解决困难的路径,并尝试通过协调资源解决问题。在开会讨论的环节,教师没有提供任何建设性意见,而是用认可和接纳的态度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发现和挖掘幼儿的潜能与亮点。之后,教师在“家园互联网+”的平台上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想法,以家园合作的方式鼓励、支持幼儿的探究,切实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升级营业
“快递公司”项目活动在班级里开展得有声有色,寄快递、送快递成为大家最喜欢做的事。快递公司的人气很高,但老板和员工还是不满足现有的营业状态。这时,教师建议:“不妨邀请客户们一起开会并升级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