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质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中介作用
作者: 吴琼 王国霞 李畅
[摘 要] 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被认为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本研究以来自我国5个省(自治区)的90所幼儿园和1 584名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培训质量、教研活动质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中介作用。结果证实教师培训质量、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师培训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我国应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民办园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民办园幼儿与公办园幼儿的发展差距;应加强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管理,以课程实施为着力点,检验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成效,为幼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教师培训质量;教研活动质量;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
一、问题提出
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均指出: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1]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2]制订合理的教研制度并有效落实,教研工作聚焦解决保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注重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反思,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专业自信。[3]可见,我国非常强调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在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状况是衡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性和学前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注重教师培训和努力提升教研活动质量的背景下,探讨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能否促进儿童发展及其促进程度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实证研究对教师培训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其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培训、支持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儿童社会性、情感、行为、认知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的学习准备水平;[4]教师培训在提高儿童护理质量、照顾者互动技能和儿童发展方面通常是有效的;[5]用课后咨询、在线面对面指导或监督等创新性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升课程实施等过程质量,[6]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早期数学技能;[7]加大幼儿园教师培训支出是改善教育过程质量的有效举措,对儿童发展及其学习具有积极影响。[8]不过,也有研究指出,教师培训与儿童发展之间没有关联,[9]可能的原因在于,教师培训没有让教师获得促进儿童发展的必备知识和技能。[10]还有可能的原因是,在低收入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运用从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或技能。[11]
教研活动指幼儿园教师在教研负责人的组织下,有计划、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性、反思性研究活动。已有研究分析了教研活动的价值,认为教研活动对于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12]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13]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14]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5]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不过,这只是从学理上进行的分析,还缺少基于循证的教育研究。[16]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推进关于教师培训质量和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为幼儿园切实提升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实效、促进幼儿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1. 公办园与民办园幼儿在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2. 教师培训质量和教研活动质量显著影响幼儿的发展水平;3. 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师培训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4. 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我国广西、陕西、吉林、江苏、浙江5个省(自治区)的市区、城郊、县镇和农村,分别抽取公办园和民办园,共计100所。然后,从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1个,在每个样本班级随机抽取6名幼儿(男女各半),共1 800名幼儿。剔除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质量数据缺失的幼儿园数据以及与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质量不能对应的幼儿发展数据,最终确定了90所幼儿园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有效率为90%。在幼儿发展测评中,接受语言测评的幼儿1 584名,有效率88%,其中公办园幼儿911名,民办园幼儿673名;接受数学测评的幼儿1 569名,有效率87%,其中公办园幼儿903名,民办园幼儿666名;接受情感与社会性测评的幼儿1 525名,有效率85%,其中公办园幼儿883名,民办园幼儿642名。
(二)研究工具
1. 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质量评价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研制的《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优质标准》)中的“师资保障”质量领域的项目进行评价。《优质标准》总体及其各质量领域内部一致性均达到较高水平,绝大部分项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结构效度。[17]“师资保障”质量领域包括师资配备、工资待遇、教师伦理、能力建设4个项目。其中,能力建设项目包括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激励与评价、自主发展4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包括若干不同等级的精细评价指标。本研究采用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两个子项目评价幼儿园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的质量。《优质标准》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1分=不适宜,3分=合格,5分=良好,7分=优秀。得分越高,说明幼儿园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的质量越高。在本研究中,该工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其克隆巴赫系数为0.849。
2. 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评价工具。
本研究采用《优质标准》中的“课程促进”质量领域的语言、社会、科学3个项目对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进行评价。选取这3个项目的原因在于这些项目所包含的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状况,而且分别指向幼儿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发展,有利于深入分析课程实施质量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语言项目包括倾听、表达、阅读、书写准备4个子项目;社会项目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与参与、社会归属与文化认同5个子项目;科学项目包括探究兴趣与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数与量及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分类与排序及模式5个子项目。各子项目的计分与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子项目相同。在本研究中,该工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整体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33,3个项目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754、0.891、0.909。
3. 幼儿发展水平测评工具。
幼儿发展是指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适应及语言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18][19]亚太地区早期儿童研究联盟(AisaPacific Reginal Network for Early Childhood)研发了专门评估该地区3~5岁儿童各领域发展的《亚太学前儿童发展量表》(East AisaPacific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Scales),涉及认知、社会性和情绪、运动、语言和前阅读、健康、卫生及安全、文化知识和活动参与、学习品质等方面。[20]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发展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可见,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是幼儿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分别采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甲式)》(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儿童情感与社会性个别测试》《基于研究的早期数学测验-简洁版》(Researchbased Early Mathematics AssessmentShort Form)对幼儿的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进行测评。已有研究表明,以上测评工具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属性,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是0.91、0.851、0.82。[21][22][23]
(三)研究过程
正式测评开始前,课题组对参与测评的人员进行了统一、严格的测试培训,包括测评方法、测评指标解读、现场试测培训等。本研究对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质量、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测评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首先由两人各自独立评分,然后两人讨论,给出最后的测评结果。对幼儿发展水平的测评则由专门的儿童发展测评人员在幼儿园对抽样儿童进行一对一测评。每位幼儿依次接受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测评。测评人员严格按照测评指导语和流程进行测评。每项测评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如果幼儿在测评过程中出现疲劳、注意力下降等问题,测评人员会让幼儿适当休息后再继续。本研究在对幼儿进行测评前得到了所有幼儿家长的书面同意。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由于本研究的自变量(教师培训质量和教研活动质量)和中介变量(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属于幼儿园层级的变量(L2),因变量幼儿发展水平则属于个体层级的变量(L1),所以本研究使用Mplus 8.3软件,运用多层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中介效应。[24][25]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公办园与民办园幼儿发展水平分析
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就读于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从表1可知,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儿童在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公办园幼儿的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均显著高于民办园幼儿(t=3.56,P<0.001;t=5.46,P<0.001;t=2.65,P<0.001)。
(二)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首先将每个年龄组幼儿的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的原始得分转换为标准分数,然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的关系。从表2可知,教师培训质量和幼儿语言、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水平之间不相关;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语言、情感与社会性、数学认知发展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师培训质量、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
由于教师培训质量、教研活动质量、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属于幼儿园层级的变量(L2),幼儿发展水平则属于个体层级的变量(L1),所以本研究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首先,本研究对幼儿发展水平的零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幼儿发展水平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325,大于0.06,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前因解释机制进行多层分析。接下来,本研究分别建构了两个2-2-1模型:教师培训质量(L2)—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L2)—幼儿发展水平(L1)、教研活动质量(L2)—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L2)—幼儿发展水平(L1)。
1. 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师培训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以教师培训质量为自变量、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为中介变量、幼儿发展水平为因变量的多层2-2-1中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CFI=1.00,TLI=1.00,RMSEA<0.001,SRMRB=0.000,SRMRW<0.001,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
从图1可知,教师培训质量到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路径系数a显著(γ=0.384,P<0.01);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到幼儿发展水平的路径系数b显著(γ=0.237,P<0.001);中介效应a×b显著(γ=0.091,P<0.05);教师培训质量到幼儿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c不显著(γ=0.087,P=0.138)。这表明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师培训质量和幼儿发展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2. 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研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以教研活动质量为自变量、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为中介变量、幼儿发展水平为因变量的多层2-2-1中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CFI=1.00,TLI=1.00,RMSEA<0.001,SRMRB=0.000,SRMRW<0.001,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
从图2可知,教研活动质量到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路径系数a显著(γ=0.627,P<0.001);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到幼儿发展水平的路径系数b显著(γ=0.216,P<0.001);中介效应a×b显著(γ=0.136,P<0.01);教研活动质量到幼儿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c也显著(γ=0.178,P<0.05)。这表明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在教研活动质量和幼儿发展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