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价值及其实践
作者: 陈晓燕[摘 要] 篮球活动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在身体素质、动作技能、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其建构与实施过程还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幼儿园篮球活动应遵循开发的儿童化、开展的系统化以及实施的趣味化原则,以儿童化的方式呈现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并以多种形式来组织开展篮球活动,凸显篮球活动的趣味性、情境性和过程性。
[关键词] 幼儿体育;篮球活动;园本课程
体质健康是幼儿个体一生发展和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基础,[1]充分且有效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2]科学的幼儿体育应该以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兴趣为基础,并通过游戏等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式来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3]球类项目是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篮球则因其趣味性和发展性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幼儿园篮球活动教育作用的发挥须以打破竞技球类活动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的桎梏为前提,将篮球活动的目标重新定位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上来,以游戏化、情境化等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来开展幼儿园篮球活动。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以培养完整的儿童为目标,重在培养幼儿的器具操控、身体移动、身体姿势控制能力,注重激发幼儿在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运动智慧,让幼儿在运动中不断体验愉悦的情绪,促使幼儿通过身体运动、挫折体验、同伴合作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价值
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其价值不仅直接指向幼儿本身的发展,同时对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应该准确把握“趣味小篮球”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充分发挥其在建构和实施过程中的多元价值。
第一,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是一种以趣味性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园本课程,它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延长幼儿的运动时间,增加幼儿的运动量。[5]充分的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让幼儿的身体在柔韧性、灵动性、耐力、控制力和平衡力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改善。充分的体能消耗还可以改善幼儿的饮食习惯和提升幼儿的睡眠质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篮球活动会使个体分泌大量的多巴胺等激素,这些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幼儿保持情绪上的愉悦和稳定,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趣味篮球活动中的任务挑战、同伴合作以及问题解决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专注、坚毅、不怕困难等良好的个性品质。[6]
第二,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园体育课程的建构和实施质量。篮球是一种考验个体意志并且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7]在参与“趣味小篮球”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获得愉悦的运动体验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力量。积极参与篮球活动的幼儿在学习品质、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坚持力等方面的发展都要明显好于未参与篮球活动的幼儿。与此同时,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不是一种模式单一化的课程,而是一种课程理念,它是在幼儿园课程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8]系统开展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幼儿将在这一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和发展出来的积极品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提升其他课程的实施质量,同时还可以为幼儿园开发其他园本课程提供思想、方法和经验上的借鉴,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的建构质量。
第三,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趣味小篮球”活动的建构与实施对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9]作为一种兼具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园本课程组织形式,“趣味小篮球”活动的有效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趣味小篮球”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常表现出意识薄弱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能对活动进行很好的组织、引导和改进。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反复的实践来解决思想认识、知识储备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深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教师便可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开展的原则
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需要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建构和实施,要紧密围绕“小”和“趣”这两个维度展开,以游戏化的方式来开发和组织实施一系列适合学前儿童的小篮球活动。
第一,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儿童化。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必须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篮球、场地等硬件标准的设计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篮球的尺寸、球场的大小以及篮球架的高度都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由于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不是对抗性的竞技篮球运动,因此教师在活动类型的设置上应该以花样篮球为主,让幼儿在愉悦的篮球游戏中锻炼身体、发展动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篮球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教师可以在考虑篮球运动特质的基础上,创编适于幼儿体验的篮球操,将音乐等要素融入篮球活动当中,以此来增强幼儿发展的全面性。
第二,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开展必须系统化。篮球活动的开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篮球的儿童发展功能。[10]幼儿园教师必须考虑不同目的、不同空间以及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趣味小篮球”活动的共性及差异性,系统构建幼儿园小篮球活动课程体系,统筹安排篮球活动。针对不同年龄班级的篮球活动可以采取直线式的实施方式,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学习篮球动作。对于区域性篮球活动、篮球游戏则可采用螺旋式的组织方式,让幼儿在进一步扩展篮球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创造性思维。
第三,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实施必须趣味化。专项化的体育训练因形式机械、运动量大、运动强度高会阻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幼儿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等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11]幼儿园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不是为了竞技,而是试图通过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来促进他们对篮球活动的持续和深度参与。[12]因此,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实施必须凸显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要凸显篮球活动的趣味性,就必须打破各种不适应幼儿兴趣激发和精力持续投入的规则,在活动形式、活动规则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设计。
三、幼儿园“趣味小篮球”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以儿童化的方式呈现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开展的全过程都应该基于儿童立场,[13]要将篮球技能的学习或者其他学习内容以幼儿乐见、乐玩、乐学的方式呈现出来。
首先,内容呈现主题化。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篮球游戏情境,以主题化的方式来组织相应的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教师一是可以以生活为主题组织篮球活动内容,以幼儿生活中的日常事件为素材,构思篮球游戏情境;二是以童话为主题组织篮球活动内容,以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为蓝本,将篮球活动内容融入故事情节,让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来完成相应的篮球内容学习;三是以动物为主题组织篮球活动内容,将单一的动作与幼儿感知到的动物形象进行匹配,以动物角色的动作、生活习性来创编篮球游戏;四是以动漫为主题组织篮球活动内容,以幼儿喜爱的动画片或卡通形象来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强化篮球练习;五是以艺术为主题组织篮球活动内容,将不同节奏、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融入篮球游戏,提升幼儿的篮球活动兴趣。
其次,简单技能情境化。当幼儿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兴趣之间产生矛盾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予以协调。情境是游戏的核心元素之一,教师在篮球活动设计中要对照游戏的有关特征来设置活动目标和组织活动内容,将技能的学习进行游戏化处理,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体验中发展篮球技能。
最后,复杂技能简单化。复杂的篮球技能需要教师进行简化才能被幼儿更有效的接受和掌握。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兴趣,分层设置活动目标。例如,投篮这一动作对上下肢、腰腹力量及弹跳、协调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有的幼儿不会蹬地用力,有的腰挺不直,有的过于藏球,有的手臂不够弯曲,还有的拿球手腕不够外展。为了让幼儿快速掌握投球方法,教师可以对投篮动作进行简化:第一步,双手拿球前平举,要求幼儿双脚并拢,双手五指自然弯曲,掌心空出,拿住球的两侧,两眼平视;第二步,双膝微曲,屈肘持球于胸前,膝关节稍弯曲,成蹲坐状,手腕内旋高抬手臂持球于胸前;第三步,双脚蹬地,通过腰腹肌将反冲力量传至上体再到双臂,双臂快速充分伸直,双手把球向篮圈上方推出。[14]另一方面,教师要依据幼儿的能力对复杂的篮球技能进行解析。以侧向滑步动作学习为例,侧向滑步动作对幼儿的要求较高,需要幼儿眼、手、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此时,教师可以设置“小螃蟹运宝藏”的游戏来对动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并借助情境和道具来一一予以突破。
(二)以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
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组织不只限于专门的篮球活动,还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形式多样的篮球活动更能凸显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特征,灵活组织趣味小篮球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首先,在晨运和晨操活动中组织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在晨运活动中,幼儿园可以以年龄为依据设置运球区、投篮区、抛接球区等专项篮球活动区域,并在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篮球活动,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辅助器材,让幼儿自主开展趣味篮球活动。[15]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篮球活动嵌入到早操当中去,创编简单却富含艺术性的篮球操,将篮球动作艺术化。
其次,在专项活动和自发活动中组织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专项篮球活动的开展以教师的教为主,但教师须以游戏的方式将专项篮球活动与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将单调的动作练习转化为快乐的篮球游戏,让幼儿在篮球游戏中学习技能和发展情感。例如,为了达成培养球感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再现生活事件、表演童话故事或者模仿动物习性等方式来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和积极性。自发式的篮球活动则可以通过组织篮球社团的方式来开展。教师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在全园范围内引导对篮球有兴趣的幼儿组成篮球社团,支持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主开展各类小篮球活动。
最后,在竞技式活动和展演式活动中组织开展“趣味小篮球”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开展的多样化,幼儿园可以尝试搭建具有挑战性特征的篮球竞技平台,将“趣味小篮球”活动融入到各种挑战性项目中去,如拍球王、运球王、传球王等。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将“趣味小篮球”活动组织成各种展示活动,在篮球周、篮球嘉年华、大班毕业活动、六一儿童节等场合中组织幼儿进行篮球技能的展示,让幼儿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发展关于篮球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三)以富有吸引力的策略实施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
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要忠实地体现趣味性,但这种趣味性不能仅仅体现在“好玩”上,而是要紧密契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趣味小篮球”活动的实施一是要寓趣味性于活动中。根据幼儿理解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篮球基本动作与趣味游戏、音乐游戏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好玩的游戏中习得正确的知识与动作。二是要寓实用性于环境中。篮球活动的开展必须与环境相结合,只有将静止的篮球变为动态且幼儿可以参与的活动,篮球活动的目标才能达成。此外,篮球活动的实施必须强调幼儿的活动参与过程,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来提升幼儿的篮球活动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斌,唐吉平,王岐富,等.当前幼儿体质健康促进困境与社会支持现状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8(06):60-63.
[2]蔡捷.幼儿体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1.
[3]庄弼,任绮,李孟宁,等.幼儿体育活动及其内容体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5(06):64-70.
[4]陆小燕.多角度设计篮球活动,提升幼儿心理素质[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43):25-26.
[5]张志豪.驻马店市驿城区幼儿篮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2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