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任务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陈晓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依托单一语篇或结构的学习难以实现(王蔷,2021)。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就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知识的构建。由“大概念”统领单元学习方法,以“大任务”驱动单元学习过程,以达到乐学善学的教学目标(沈良,2021)。
笔者借鉴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的逆向设计模式,以沪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模块3为例(下称8B M3),从教学实践谈谈大任务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一、初定
根据课标,分析教材,确立单元整体目标。8B M3话题为动物,有U5的endangered animals,也有U6的Pets,同属人与自然的主题范畴,大观念是“热爱与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什么样的大任务能统领整个大单元教学?根据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辩论的形式,通过思维碰撞,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见下页图)。
二、调整
分析学情,调整任务。基于学情,修改模块M3 Animals的大任务:以“人类是动物的朋友/敌人”(Are human beings the friends/ enemies of animals?)为议题,小组合作完成课件,展示濒危动物的fact file,同时论述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和内容设计(见下页表)。
三、确立
确立模块大任务。在模块教学初期,教师告知学生大任务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寻找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知识理解以及迁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多运用启发性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论证逻辑。
问题1:U5的标题是祈使句“Save the endangered animals”,提问:“What kind of sentence is this title?”从句子结构激发学生思考语用功能,激活学生知识储备。用什么感情读这句祈使句?学生初步感受祈使句的感情色彩。
问题2:文章以fact file形式呈现,分别从七个方面介绍大熊猫:population,weight at birth and adult weight,home,food,behavior,life and the future.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些方面?有没有可增加和删除的地方?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问题意识。
问题3:如果要论证观点,你会选取什么内容?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吗?能帮助论证你的观点吗?这样的提示,可以避免学生机械照搬课文模板,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论据论证观点。
问题4:作者介绍食物的时候用“menu”一词,有什么隐含信息?
问题5:Emma和Matt的论证哪个更有说服力?如果要论证大任务里的观点,怎么论证才能更有说服力?
通过上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说理维度和逻辑,联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把学习活动指向终点。学生们在评价其他同学的展示时,也需要思考谁的论述更有说服力,原因是什么。生生评价的过程,促进了深度思维的发生,打破传统评价的壁垒,让学生以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自身和他人的学习。
四、评估
通过大任务输出完成情况,评估学习成果。笔者设计了大任务评估量表以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生生互评,教师点拨。学生从评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学会评,他们也能学会如何学。
从学生反馈来看,以大任务驱动统领教学,在教学层面和学习层面都有实效。在教学层面,通过单元大任务确立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有利于教师进行整体教学;同时,借助逆向分析,还能有效减轻教师重组教材的压力。大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课时都是大任务的不同分支,教学目标可以根据大任务灵活调整。在学习层面,过程可观测,结果可评估。在教学设计时,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具体的目标指向,教与学的过程都可观测;通过评估量表记录学生的学习和互动情况,能为教学提供有效反馈。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唐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