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成”环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 杨柳
产出导向法是在“输出驱动假设”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教学理论,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教学理念是教学方向,教学假设是教学依据,教学流程就是教学过程。“促成”是教学流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内容促成、语言促成、结构促成三个部分,息息相关,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通过提供脚手架,实现产出任务的顺利完成(文秋芳,2018)。
一、“促成”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阐述产出任务不明确,分解产出任务不清晰。任务是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教师如果没有明确产出任务的具体内容、语言风格和结构模式,学生容易无从下手。教师如果没有把产出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学生就无法迅速有效地找到切入点,不知道要从阅读材料中具体学习什么,无法把阅读材料和最后的产出任务联系起来。(2)阅读材料无法提供足够的内容、语言和结构支撑。例如,课文阅读材料谈到了环境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措施等内容,产出任务却是写一篇关于应对水污染的作文。学生缺乏相关的内容和语言支撑,只能在有限的词汇里泛泛而谈。(3)教师在“促成”环节中角色定位不清晰。过度担心学生,在学生完成产出小任务时,过度指导和建议,参与太多,取代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或过度相信学生,在整个产出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全程旁观,静待“评价”。其实,教师应该扮演辅助和指导的角色。
本文以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 3课文阅读“CLIMATE CHANGE REQUIRES THE WORLD’S ATTENTION”为例,谈谈“促成”环节的合理应用。
二、明确说明阅读教学中的产出任务的具体要求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说明产出任务是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然后把产出任务分解成内容、语言、结构三大类子产出任务。以“内容促成”子任务为例,可细分成三个具体小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T1:指导学生通过略读,找到文章5个段落的中心句和关键词。
T2: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匹配各段段落大意。
T3:指导学生细读,查找关键信息,这步可以利用表格的方式,如下表。
三、细化分解阅读教学中的产出任务
教师可以把同单元的using language的“REDUCING WATER POLLUTION IN THE LI RIVER”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污染原因:
1. Frequently threw garbage into the river.
2. Kitchens on board were using lots of oil.
3. Local population rose rapidly.
4. Water pollution levels increased.
5. More chemicals were used to increase crop production.
治理措施:
1. The construction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2. Th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of household waste.
3. Dozens of polluting enterprises were closed or moved.
4. Strict regulations regarding furth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有了这些丰富内容和语言的输入,学生在完成产出任务时就有内容可写,有表达可用。
四、灵活把握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进行“内容促成”和“语言促成”时,教师应该事先提供一些专业词汇释义,比如:short-wave radiation短波辐射,methane甲烷,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fossil fuels化石燃料,或者播放有关温室效应的科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完成产出任务。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主题的英文报刊文章,比如“碳排放”和“清洁能源”在各个国家的政策与发展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还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思辨能力。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