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作者: 丘忠飞

政治课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就要保持他们思维的活跃。生活化教学方法是一种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中的方式,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来说,采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原则

1.生活化原则

教师要建立课本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下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教师要让学生将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避免纯理论灌输,让学生基于自身生活基础探究知识、感受知识,并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作为案例,从政治视角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世界,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

2.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学习成长。高中政治教材中设计了专门的活动探究板块,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或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

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目标的设计

1.基于生活设计知识能力目标

知识能力是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基于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以丰富知识储备,增强政治课堂的实用性。教师应该紧扣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置科学高效的知识目标。

2.根据生活建立情感价值目标

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因此,教师应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体会案例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并在思维碰撞中帮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挖掘

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挖掘生活素材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条件。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案例和相关链接中的生活元素,并将这些生活元素与社会现象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结合起来,从而整合为系统完善的生活化课程教学资源。同时,教师还应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完成新课预习,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

以“把握辩证分合”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基于本课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先给学生布置以下生活实践作业:了解当地的农业灌溉措施,辩证分析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如何科学地制定灌溉方案;了解当地的生态保护措施,然后谈谈对当地保护生态环境思维方式的认识,包括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支持与改进建议。

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后,教师可以将本课的教学与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热门话题联系起来。教材中提到“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那么教师可以基于“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以动态的辩证思维谈论如何正确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并如何看待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发挥教材的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辩证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以拓展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是提升生活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高中政治课程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例如,针对近期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或社会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或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分析事件背后的政治因素、社会影响和可能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生活实例是降低学习难度、提升生活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案例、事件或问题,使抽象的政治理论更加具体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授“民主与专制的比较”时,教师可以选取当前国际社会上的民主政权和专制政权的实际案例,比如某些国家的民主政体和某些国家的专制政体,通过对两种政治体制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从实际中了解民主和专制的区别、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