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品教育”视域下的数字化管理转型

作者: 余振江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广州市白云区江村中学始终将松文化置于学校发展的核心地位,将松文化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步内化松树所象征的优秀品质,由此形成了鲜明的“松品教育”特色。

作为广州市白云区智慧校园,江村中学朝着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发展,以“数字化教学与管理应用”为抓手,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数字化应用能力,营造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探索了一条以信息化助力学校特色发展的新路径。

一、“互联网+教师培养”,引领新风尚

基于松品教育理念,江村中学以“互联网+教师培养”模式为教师的个人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该模式深度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与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个性化学习等方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1.系统化的专业培训,转变观念的同时提升技术能力

江村中学的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学校从顶层设计开始,通过精心设计和个性化定制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来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提升。该课程根据教师的现有技能水平进行分层设定,从基础到高级,以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下进行学习。针对初级水平的教师,设立基础知识强化课程,重点介绍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技巧;针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提供进阶课程,涵盖更复杂的技术操作和教学应用案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实际应用。

2.信息化环境创设,以日常实际操作提高技术应用练度

基于企业微信与希沃平台,学校建设了办公业务综合性平台与数字孪生校园,借助平台实施数据收集与智能分析、考勤管理、教学教务管理、智慧教学数据监控、电子公文呈批管理、网络教研、网上听课评课、掌上看班等。

网上听课、评课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的时空限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引入个性化听评课系统后,教师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进行听评课活动。平台不仅自动化地统计听课与评价分数,还通过直观的教学看板,将听评课数据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

利用大数据实施精准化教学智慧管理,日常教学、管理更高效化、透明化、规范化,也让教师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一抓在手”,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

二、“互联网+家庭教育”,同启新篇章

“互联网+家庭教育”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是江村中学松品教育理念可视化体系中的一大特色,它将互联网的便捷性、丰富性与家庭教育的个性化、深度性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家长提供海量且专业的教育资源,如通过“松品润心”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进行线上课堂展示、教育讲座、育儿经验分享等,从而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和亲子沟通能力。

以“松品润心”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的“互联网+家庭教育”课堂展示活动为例。该展示活动以“青少年问题背后的根源”主题讲座为核心,结合现场雕塑家庭个案与远程互动,打造了生动、高效、智慧的家庭教育课堂,并创新性地采用了“双师制”教学模式,即“线上专家引领+线下助教辅助”,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重塑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1.“双师制”教学

线上专家引领:邀请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张慧萍作为线上主讲教师,通过提前录制短视频或PPT讲解,作为预习材料,帮助家长提前理解主题,提高课堂参与度,并以高清直播技术,确保远程家长也能清晰看到现场演示,实时接收专业指导。线下助教辅助:每个参与家庭配备一名线下助教,负责现场指导家长模拟表演,协助张老师进行点评和剖析。助教需具备心理学或家庭教育背景,能够灵活应对现场突发情况,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互动与反馈

实时互动问答:利用线上平台设置问答环节,家长可随时提问,张老师及助教团队快速响应,解答疑惑。同时,邀请部分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或困惑,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远程家长连线:增加与清远市英德石轱塘镇初级中学等远程学校的连线次数,扩大互动范围,让更多家长分享经验。张老师针对远程家长的提问,提供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3.智慧课堂技术融合

智能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家长的学习行为、参与度及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为后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数字资源精准推送:根据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进度,智能推送相关家庭教育资源,如电子书、视频课程、案例分析等,帮助家长自主学习和提升。沉浸式学习环境:运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创建家庭问题模拟场景,让家长身临其境地感受问题根源,提升教学效果。

4.持续跟踪与反馈

建立家长社群:活动结束后,建立线上家长社群,定期分享家庭教育资讯、成功案例和专家讲座,保持家长之间的持续交流和学习动力。定期回访与评估:对参与活动的家长进行定期回访,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情况和改进效果,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这样的“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智慧教育活动,江村中学不仅深刻改变了部分传统家庭教育的面貌,还为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了一座无缝对接的桥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互联网+协同发展”,共创新局面

江村中学,作为农村智慧校园的典范,积极践行“互联网+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教育界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

1.合作教研,专业支持

合作教研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一种深化形式,它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各个学校和教师、教育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旨在提高区域整体数字化教学管理水平。例如,为落实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广州市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人才培养方案(2022-2024)》等文件精神,江村中学与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教育指导中心共同承办了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教学研讨暨“互联网+双减”区域协同推进研讨活动。

2.结对帮扶,共同致远

结对帮扶是江村中学推动其他农村小学数字化教学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旨在帮助其他学校解决数字化教学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学校教师前往贵州省平塘县第二中学推进了“‘四合一’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的应用研究”,从基本理念、实施步骤详细介绍了“四合一”主题教学课堂模式及信息卡的使用,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四、结语

江村中学以“松品教育”为品牌核心,成功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转型,成为区域内数字化管理的典范,同时也为其他农村中学探索了一条以信息化为引擎,助力学校特色发展的新路径。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