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星之光,照亮荒芜路

作者: 林丽丽

“哎,从教生涯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基础实在太差了,学习习惯也特别不好……”从教15年,再当班主任,迎接我的并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来自各科任教师的声声叹息。面对这一棘手班级,我知道抱怨已于事无补,首要任务是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与沟通,我发现这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不好。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缺失,导致学习内驱力不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成为我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万丈高楼,起于垒土

心理学家科温顿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而自我价值感缺失导致我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足,甚至对自己没有要求,违纪便成了家常便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对班级的管理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几乎都是从小事做起,从基础着手。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是我“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首先,好班风由“我”创。上下午的课程是从早读午写开始的,接手班级两年,除了一次去外校听课外,我从未缺席这班学生的每一次早读午写。早读时朗朗的读书声、午写时笔尖触碰纸的沙沙声、确认考勤、安定情绪、收缴作业……让每天的学习都在有序中开始。慢慢地,这群学生养成了不迟到的好习惯,最好的成绩是坚持一个学期每周的“五项评比”都是满分,而且两年来均被评为“五星班级”。通过班级里每一个“我”的坚持,创造了好的班风,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其次,“我”守纪,父母安。为了管理班级,我在开学时便把班规张贴于布告栏,但是显然大部分学生对积分不屑一顾,上课时为所欲为。为此,我设计了课堂“违纪单”。若上课违反纪律,则给他开课堂“违纪单”,集满两张“违纪单”可以兑换“家长办公室半天游”。我班大部分家长是在工厂上班,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倘若因孩子违纪要到学校,家长就得专门请假。对此,我多次在班会上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父母的责任是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孩子的责任则是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这个规定一实施,课堂纪律变得特别好,为了不让父母专门请假来学校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学生都学会了收敛自己的行为。守纪便能让家长安心工作,这一价值感的培养,也让班级管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夯基础,“我”能行。在规范学生行为规范,确保课堂纪律有序的情况下,我开始着手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我把班里学习不自觉,但是家长晚上有时间的十几个学生组成一个群,准备好基础知识检测的资料,如古诗文默写和生字词检测,让他们每天完成一首古诗或一课生字的检测,家长仅需抽出十分钟监督,并拍照发到群里给我检查。家长都特别乐意和积极配合,令我意外的是,这群学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顺利默写一首古诗、正确书写一课生字、第一个提交……都能给他们带来价值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总之,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科教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不仅能明确责任,更能培养他们的价值感。而这一切都应着眼于细处,垒好基石,才能盖好高楼。

二、先识后赏,事半功倍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此在确保学生于一个有序的班级里学习的前提下,我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找准学生身上的“星火”上。

我班男生大多阳光帅气,平常爱好运动,可是刚入学时行为散漫,上课常违反纪律,更别提学习了。这时恰好接到学校下达的安排四名学生当校门值日生的任务。于是,我把平时最调皮好动的四位男生——小桐、小忆、小熙、小阳叫到办公室,肯定了他们的能力,认为他们最适合担任校门值日生。接着跟他们强调了校门值日生不仅代表班级,更是学校形象的展示,希望他们成为校门值日生后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及行为规范。从那时起,除了偶尔上课说话,他们再没有惹过事。当学期末接到学校颁发的“校优秀学生干事”时,我明显看到他们的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瞧!绿茵场上的这群学生,为了班级荣誉纵横驰骋,奋力拼搏,最终为我班取得全校足球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谁可曾想,刚入学时这群学生在课间多次偷跑下去操场打球或踢球,完全无视上课铃声响起。为此,我明确规定可以下楼打球或踢球的时间,鼓励他们报名参加校队。终于,这群好动的少年不仅发挥了特长,更为班集体争光。赛后,我把参赛的学生叫到办公室,逐个谈心,跟他们描绘了高中更大的球场、更好的体育设备,鼓励他们为了能去更大的足球场跟更优秀的对手比赛而更努力学习。随后,我又在班上开了个短会,跟他们总结了初赛和决赛的情况,让他们以“这也是课堂”为题,用这次球赛作为素材完成作文。批改习作时,我更加确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真的会让他们变成更有自信的人。

后进生更需要鼓励,但夸大或抽象的表扬不够真诚且作用不大,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寻求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他们的特长,适当地奖赏。实践证明,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价值感,收效显著。

三、榜样先行,后浪奋起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班级管理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塑造好班风并扼杀掉可能惹事的苗头后,我开始把工作转向班级榜样的设立,并以此来培养中上层学生的价值感。

开学不久,学校便发了一个困难补助申请的通知,当我把通知发到家长群后,便收到了小玲的私信,小玲也成了班里唯一一个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后来了解到,小玲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父亲常年在外地,剩她和年迈且腿脚不便的奶奶一起生活。初识小玲,对她的同情感漫溢。欣慰的是,她在校表现良好,学习也比较认真。

直到那个午后,突然接到小玲奶奶的电话,奶奶称小玲最近使用手机时间变长,因多说了她几句,她便赌气不吃饭。奶奶说她特别无助,只能求助于我,希望我能劝孩子吃饭。我在电话中让小玲答应我先吃饭,有什么事等吃完饭再解决。等她下午上学时,我便第一时间叫她到办公室谈话。我当面肯定了小玲的努力,描述了奶奶对她的种种关爱,希望她能当一个自律的人,缩短使用手机的时间,多花时间在加强薄弱科目上。当小玲有进步后,我又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她,夸她是个十分自律的孩子,虽然有自己的手机,但却能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的学习不落下,号召大家把她当作榜样。

我发现,从那以后,小玲无论是背诵、默写还是考试,总是争先,成绩也越来越好,由中等上升到班级前三,而且在她的带动下,班里的学生也把提前完成背诵任务当作一件光荣的事。每次布置背诵的任务,总有一群学生争着提前完成。原来,表扬在小玲身上施了“魔法”,培养了她的价值感,更让她成为同学的榜样。

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是从种子开始,学生的成长亦是如此。在“双减”背景下,在电子产品充斥学生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落实“因材施教”,按照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这样不仅能让班级管理更得心应手,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我想,只要我们用心点燃这点点“星光”,相信他日必将变成万丈光芒,照亮原本荒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