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诺德幼儿园:找准衔接点,铺设成长线

作者: 王思静

深圳大学诺德幼儿园:找准衔接点,铺设成长线0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不仅对规范幼儿园和小学的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儿童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诺德幼儿园(以下简称“深大诺德幼儿园”)以研究为利器,深挖衔接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动力,大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加强与小学的双向联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减缓幼小衔接坡度,让幼儿快乐地迎接美好的小学生活。

以研究为利器,深挖衔接问题

深大诺德幼儿园是一所依托深圳大学教育资源,由学前教育专业教授办园的优质幼儿园,是深圳市首批优质特色示范园、深圳市教育局“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培育单位。近年来,幼儿园一直十分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坚持开展家长助教和大班年级组家长会,邀请专家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或举办家长沙龙活动,引导家长一同帮助幼儿做好科学的入学准备。

2021年,为申报省级幼小衔接试点园,深大诺德幼儿园组织教师对指导文件进行深入解读,重新梳理幼小衔接工作,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做?可以怎么做?

经过研讨,幼儿园率先将关注点放在一年级新生上,专门面向240名一年级新生家长和教师开展《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现状》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一年级新生真正面临的问题及缺失的能力。最后从问卷数据及访谈结果分析得出,儿童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方面问题突出,还未做好入学准备及适应。

与此同时,幼儿园对118名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开展《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测查及“我眼中的小学”主题访谈。在测查结果中,幼儿园发现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最低,其次是数学准备能力和学习品质。从大班幼儿访谈结果中得出,大部分幼儿对小学充满期待,但他们谈及小学比较多的话题是要写很多作业、没有时间休息及老师很严厉等,对小学的认识主要来自家庭成员。

通过问卷调查、幼儿测查、幼儿访谈等方式,深大诺德幼儿园逐步发现幼小衔接存在的真正问题,找准了衔接点。接下来,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幼小衔接问题,为幼儿铺设成长线,助力他们愉快踏入小学生活成为幼儿园的重要课题。

化问题为动力,提升教师水平

深大诺德幼儿园聚焦衔接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将问题化为动力,积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逐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引导他们了解、理解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与家长、社区共同营造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氛围,使入学准备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落实。

专家引领

作为一所依托高校教授办学的幼儿园,深大诺德幼儿园借助专家力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打通了高校与幼儿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通道。

借助深圳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课程、科研、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幼儿园成立了“教研小组”,培养了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依托深大教育平台,幼儿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应用驱动、注重创新”为特点架构园本课程发展机制,从课程设计的开发路径到组织发展的建设,逐步形成符合园所特点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

围绕设定的课程目标,深大诺德幼儿园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倾听与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性、专注性、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从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并整理了《课程体系建设指南》《课程指引手册》《课程活动方案合集》《幼小衔接指引手册》《幼儿成长档案》。

此外,为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幼儿园定期邀请深圳大学教师进行课程培训和实践指导、针对家园合作问题对家长进行专题讲座。深大师生还充分利用了深大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幼儿共创了美术作品长廊,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审美情趣,更发展了他们的沟通交流和协同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

幼小共研

作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幼小衔接项目试点园,深大诺德幼儿园不断加强与小学的双向联动,拓展科学衔接形式,深化科学衔接内涵,助力儿童更快适应小学生活。

为了解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成效及跟踪毕业幼儿在小学的表现,2022年12月,深大诺德幼儿园与结对子的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开展了“你好,小学”幼小衔接研讨活动。幼儿园的老师们走进小学课堂,深入了解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情况。

活动主要以参观环境、观摩课堂、评课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其中,荔林小学教师分别呈现了语文课《小小的船》和数学课《小明的一天》。“陈老师教学环节条理清晰,游戏设计多样有趣,班级常规训练有素,课堂教学高效高质。”“任老师将绘本、课本与生活融会贯通,教学有理有据,过程层层推进,巧妙地教会学生认识钟表和时间。”“孩子们在课堂上勇于尝试,乐于表达,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听完课后,幼儿教师们对两节精彩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接着,幼儿园、小学双方教师代表就课程目标、内容,课堂气氛及课堂对幼儿们关键经验的获得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进一步梳理了接下来幼小衔接工作的方向。

聚焦儿童视角,减缓衔接坡度

从幼儿园中的幼儿转变成小学里的小学生,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可说是儿童在人生的长坡上继续前行的一个里程牌。为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深大诺德幼儿园聚焦儿童视角,将幼小衔接工作渗透到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助力幼儿做好入学的各项准备。

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园逐步调整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如减少午睡时间,直至与小学同步,同时将集体课调至上午,适当增加集体课时长。幼儿园鼓励幼儿独立思考,用图画、符号、文字等方式制作标识、记录游戏过程和故事情节等。

在大班下学期,深大诺德幼儿园从儿童发展比较薄弱的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幼小衔接项目活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深度学习,培养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如2月:认识时间,开展“课间十分钟”体验活动;3月: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认识小学环境;4月:帮助幼儿认识小学课程表,同时学会整理书包;5月:收集幼儿们报名的小学情况,引导幼儿认识报名小学的校长、校徽、校歌、校花等,同时对大班幼儿入学成熟水平进行测查,了解大班幼儿入学准备情况,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6月:邀请小学生回访,和准毕业生们来一场关于小学的、面对面的深入“对话”;7月:举办仪式感满满的毕业典礼,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穿正装、走红毯,领取人生中的第一份证书。

2022年6月,深大诺德幼儿园便协同荔林小学开展了一场“听我说,我的校园”幼小衔接交流活动。6名来自荔林小学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来到幼儿园,走进三个大班,为幼儿们作了一场主题宣讲。大班幼儿们心中的种种疑问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小学”的对话。

“小学有一二年级的童年楼、中高年级的长大楼、超大的图书馆,还有漂亮的空中花园……”“小学有很多社团活动,如合唱团、乐器社、街舞团、戏曲班、书法社、围棋社,等等。”“我们一般在学校就能把作业做完,回家就没有作业了。”……原本主要从家庭成员获取有关小学信息的幼儿,直接与一年级的学生面对面进行对话,不仅他们建立了对小学的初步认知,更激发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无限向往,增强了适应未来小学生活的信心。

此外,为了让幼儿们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探索和成长,深大诺德幼儿园积极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幼儿园有一个被白蚁蛀了的亭子,教师们把它铲平,“留白”给幼儿们创设。在这场关于“空场地”的讨论中,幼儿们天马行空,有了很多想法,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想法都画了出来。有的幼儿说想要一个大房子,里面要有滑梯;有的幼儿想做一个极限乐园……经过多次探讨,幼儿们请教师把画转发给玩具厂家。最终,厂家满足了幼儿们既要滑梯,又要攀爬,还要能进行极限挑战的想法,打造了一个大型长笼玩具。

多年来,深大诺德幼儿园一直秉持快乐、健康、幸福的办园理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全领域的发展需求。2022年,幼儿园被评为深圳“年度最受家长欢迎幼儿园”,充分体现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幼儿园的认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