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唤醒了学生的“沉睡”

作者: 于丽英

弯不了的拇指、停不下的小嘴、胖得没有缝儿的腿,这是我们培智五年级的小婷。小婷贪吃又护食,对自己的食物严防死守,谁胆敢动她的零嘴,她将毫不犹豫地上演一场“全武行”。一说上课学习,她就装听不见;稍有不如意,她就表现出暴躁的样子。

看着这样处于成长“沉睡”中的女儿,小婷妈妈总是揪心不已,恳求老师多费心教孩子认两个字,让她懂点礼节,有点感情。带着小婷妈妈的殷殷期望,我和小婷挣扎在手把手教学、眨眼就遗忘、重复了再重复的“战斗”中。为了鼓励小婷一心向学,我把她爱吃的零食收起来,当作奖励诱惑她,每学会一点,就分给她一个。可是渐渐地,吃的也失灵了,学习对于小婷来说苦不堪言,她时不时就说:“小于老师,你是个大大大大坏蛋,我讨厌你!”“小于老师,你等着,再让我写字,我就让我爸打你、打死你!”单纯的语言、恶狠狠的声音,发泄着她的苦恼和郁闷,恨极了还朝我吐口水。我也不禁为小婷的未来发愁:怎么办?

一次无意中放音乐,我发现小婷随着音乐的节拍摇头晃脑地动起来,满脸的幸福和陶醉,一副享受不已的样子。这是我在语文课上从来没发现的。我不得不认真地审视起目前对小婷的教学方式是否有改进之处。小婷对字词的识记好像已处于饱和状态,读写于她是痛苦、是磨

难,能不能把音乐引入她的语文学习中?

于是,我重新修改了小婷的个别教育计划,为她专门设计了律动式的语文课,将一些生活知识和技能编成儿歌,配上动作和节奏进行一对一传授。如:“小牙刷,真重要,每天生活离不了。刷里边,刷外边,上下左右全刷到。刷呀刷,刷呀刷,牙膏乐得变泡泡。”我拍着手打节奏,让小婷边做动作边跟着说,没想到她奇迹般地记住了。接着又把节奏式的顺口溜引入到字词的识记和书写上,作形象化指导。如“回”字:“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配上打击乐的节奏,摇头晃脑地训练,小婷慢慢地开始识字了,而且回家自发地学给妈妈听,让妈妈猜她今天学了什么字。一来二去,她记住了很多字谜,手指也在反复的动作练习中,提高了协调性和精细化程度。

现在的小婷书写还有困难,大部分时间都在歪歪歪扭扭地描红,但她能快乐地坐下来上语文课了。更让人惊喜的是,她会对着下班回来的妈妈说:“我的好妈妈,工作一天多么辛苦呀!”小婷妈妈高兴得都哭了。

一天课间,小婷把一个苹果拍在讲桌上,很豪迈地说:“小于老师,这个给你吃。”“谢谢!老师不吃,你回座位上,自己吃吧。”小婷很坚持:“老师,快吃,吃完了拍手说儿歌。”护食的小婷竟然坚持让我吃掉她的苹果?“怎么了,你不喜欢吃苹果呀?”“喜欢!”她回答得很干脆。“那怎么一定要老师吃呢?”我很想知道她内心的想法。“你不把着我的手写字,真当意;你和我拍手说儿歌,真当意。爱小于老师,给你吃苹果。”(当意,即讨人喜欢)没想到她能说出这番话,很有逻辑,而且很有温度。“好,小于老师收下了,谢谢小婷!”“不用谢!下次有好吃的,还拿给你!”

看着小婷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不为她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她懂得心疼老师,懂得感恩,还学会表达这份感情。看来,程度再差,情况再糟糕,只要我们不放弃,用心分析孩子的生长点,为孩子捕捉一个契机,就会迎来花开时节。

成长之路有千万条,殊途同归的祈盼都是孩子的幸福。只要我们为师者眼中有情,心中有爱,相信一定会敏锐地发现每个孩子独有的成长之路。像小婷,音乐唤醒了小婷的“沉睡”,成为她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奖励和学习的吸引力。音乐的灵动伴着师爱的雨露,让“学习”在小婷的头脑中生根,让“表达”在小婷的生活中发芽,最让人欣慰的是触发了小婷“情感”的脉动,让“情感”在小婷的心田中开花。音乐的惊喜最终盎然了小婷成长的生命。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此,不经意间的一次偶拾,被为师者满怀期待的“良苦用心”发酵,用“时间累加”的量变进行储备,最终获得真实的质变——让孩子的人生之路拐了个弯,蓦然转角处,迎来孩子生命里的春天,成就了最美的风景。这不就是我们为师者最朴素的职业初心和幸福密码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