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全式研修”成就“卓越型教师”

作者: 裘志坚

以“成全式研修”成就“卓越型教师”0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活是行之有效的方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广州市第五中学逐渐构建出“成全式研修”模式,并以此推动了学校“卓越型教师”的发展格局,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一、成全式研修:内涵与架构

据词典,成全有二义:一是圆满、完全;二是帮助他人达成愿望。所谓“成全式研修”,即是在学校教育情境里,以提出与解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问题、钻研与修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任务、评析与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果为专业发展主轴,创造出教师、专家、学生共同耦合于专业发展的境脉,让教师相互欣赏、携手奋进,共同提升立德树人本领,持续体验生命幸福。这种立足于学校,通过互动与合作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从而将教育科研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教研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教研,促进教师互动有效性的同时,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模式,其架构如图1所示。

本质上,“成全式研修”是一种助力并促使教师探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之道的学习历练。教师有效地融入学校的文化、课程、德育、教学、评价、管理等建设工作,需要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究各种办法,学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发展,提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备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真本领。这种自主修习与协作探究,就是教师与教师相互成全、共同达到专业发展目标的涵养与历练。

方法上,“成全式研修”释放专业力量在于“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成果涌现”方法论的一体化运用。从提出与确立所要解决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真问题起步,到钻研这些“真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群”并勤于自主修习与协作探究,再到对完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获得的成果进行评析与提升,教师的专业力量在整个研修涵养历程中得到充分释放。随着这种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成果涌现的方法论一体化运用,教师与教师携手互助、砥砺奋进,不断地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

特征上,“成全式研修”体现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出耦合于专业发展的境脉。校本研修不是教师的“孤立”事件,而是教师得益于专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以及自我反思的“共构”事件,并由此形成“相互欣赏携手奋进,共增立德树人本领”的专业姿态;校本研修也不是教师的“专门”生活,而是教师得益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业进步的“互助”生活;校本研修更不是教师的“自成”发展,而是得益于专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与学生学业进步的“互证”与“互鉴”发展。

二、成全式研修:路径与操作

“成全式研修”的路径与操作,关键是把握好从研修计划到研修行动再到研究评价的路径贯通,并运用好从问题导向到任务驱动到成果涌现的方法论操作。其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

教师需要在以“群性”作为基本单位的架构下获得专业发展,“成全式研修”中互动协同的就是这种架构的基本样态,互相协同是过程,相互成全是结果。通过互动和合作实现自组织,在发展教师专业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其主要的关注点不是“谁领导谁”,而是参与各方相互影响,集体创新,群体共享。由于教师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不同的教学经验碰撞以及群体共享的交流方式,能极大地拓展教师成长的经验空间。

不管是学校、科组等层面,还是课题、专题等方面,成全式研修都需要沿着“计划—行动—评价”的路径来展开,并全程让研修者参与研修计划、研修行动、研修评价的制定、理解与执行,使整个研修的方向可见、探索可见、质效可见,以确保研修活动因路径通畅而成全每一个研修者。如广州市第五中学2020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学校以“铸魂育人抓机遇,乘势而上塑品牌”为主题,按照“计划—行动—评价”路径来实施。这项为期四天的研修在计划、行动和评价上,都聚焦于专家讲座、学科研讨、德育工作研讨、毕业班工作经验交流、高考中考试题研究、青年教师说题比赛等研修活动,其有效开展成全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教师。

成全式研修的操作,就是一体化运用其三大方法论来展开研修活动。如,我们以新教师为对象的成全式研修,首先提出有待解决的研修问题——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如何站稳讲台以更有底气地立德树人?分解问题主要有:课堂教学如何尽快熟起来优起来?教学常规如何尽快守起来好起来?教学收获如何有效分享出来?其次将这些问题转为研修任务,让新教师在一系列研修任务完成中钻研与修习。最后是对研修成果进行评析与提升。仅一年时间,参加区中学第五届“明珠杯”课堂教学竞赛,有13人获得区一、二、三等奖;大部分教师一学期听课超过40节;每位教师都汇报一学期收获与新学期规划;4位教师在全区教研活动中上公开课。

三、成本式研修:效果与反思

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师发展处”和“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全力落实“成全式研修”教师发展工程,通过外引内培,全力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成功”、敢于“亮剑”的五中干部教师队伍,引领着五中学子五育并举,成人成才,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

教师队伍在成全式研修中发展得更卓越。学校培养出市高层次人才2人,研究生导师8人;省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9人;省市区骨干教师95人和市区学科带头人37人;省市名教育专家、名教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6人。学校现有2个省级优秀科组与11个市级优秀科组。教育部“一师一优课”展示活动中,我校共有省部级优课14节;在2020年全区“海教杯”课堂教学大赛中,全区14个一等奖,我校获8个。在广州市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14人,获奖总人数31人。其中推荐参加省赛人数、一等奖获奖人数、获奖总人数均排广州市第一位。

辐射带动影响全省。学校先后对贵州、广西、新疆、重庆以及广东湛江雷州市、徐闻县、梅州市丰顺县等地学校进行咨询诊断、实践指导,带动乡村薄弱学校校本研修协同发展。与此同时,笔者在教育部“领航项目”“国培项目”和省内外校长高级研修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场合开设讲座、论坛或介绍经验320余场,接待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和跟岗160多批次,名校长、名教师受众近3.2万人,获得广泛赞誉。《中国教育报》和广州市教学研究室曾经高度评价,认为我们独创的基于需求、反向设计的“成全式”校本研修模式为重新审视校本研训发展的深层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不仅引领两所薄弱老校实现了完美蜕变,也为更大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熟样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