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读后续写支架构建的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程漫 杨敬萱 陈洁

广东省于2021年首次将读后续写纳入高考题型。该题型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对原文的理解、对故事走向的推测以及语言知识的储备。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如何在协同效应视角下将支架理论运用到读后续写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搭建情节、情绪、动作、环境、结尾和评价支架,写出合乎情理、逻辑清晰、风格相似、有思想内涵的续写段落。

一、协同效应和支架理论概述

2004年,外国学者Pickering & Garrod提出了互动协同模式(Interactive Alignment Model)。他们认为协同基于互动,而互动是人际对话顺利进行的关键。该模式背后的理念是:对话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会趋向于使用刚听到的话语。王初明(2009)基于互动协同理论,提出了“学伴用随”原则,探讨了互动协同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源自建筑学里的“脚手架”,在教学实践中是指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符合实际学情的线索或者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习者自主构建问题探究的模式框架,分解复杂问题,降低学习焦虑。

二、基于协同理论的读后续写支架构建教学实践

1.搭建情节描写支架

笔者基于外研版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第四模块“Friends Forever”的Developing Ideas部分进行了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阅读课公开课展示,带领学生通过阅读作家欧·亨利的“After Twenty Years”,探讨面对友情与法律两难境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笔者通过图片导入,介绍了欧·亨利和他的主要作品,还有他的短篇小说结尾的特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接着,通过阅读思考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了5个WH,把握故事大意。阅读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对话语言,从对话中分析人物的性格,为后文的续写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方向。随后,笔者让学生按照已知的信息,思考随后可能出现的情节,然后亮出原文结局,思考其surprising but reasonable的地方。提问:为什么警察Jimmy无法自己逮捕罪犯Bob?你怎样评价Jimmy的选择?巧设情境,升华主题——在情与法的对立中,应该忠于自己的职责,具备道德责任感。最后,搭建续写的情节支架,如What would Bob think/ do/ say/ feel等,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注意文章的走向不能偏,着重reasonable。续写后,笔者注重结尾的升华,引用本单元开篇的一首诗,加上了“True friendship lasts a lifetime!”这句话,既押韵,又升华了本单元Friends Forever的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教学片段1:引导学生在把握了文章大意和人物性格后,按照人物所想、所做、所说和所感几个方面思考,明确故事发展走向。构建续写的情节描写支架,使学生能主动联想前文内容和人物性格,有续写的思路和方向,产出合乎逻辑条理并与原文协同性较高的作文。

Para 1: After reading the note, Bob lowered his head.

Bob think:I knew you’d come. I understand...

Bob do:put the note carefully in his pocket and went with the plain clothes policeman.

Bob say:asked the policeman to tell Jimmy that“I’m glad you are living a great life as a policeman. I’m sorry for what I did. You did the right thing.”

Bob feel:guilty-ashamed-understanding-forgiving.

Jimmy think:hoped Bob would understand and forgive him.

Jimmy do:watched from a distance...

Jimmy say:I’m sorry, I have to...

Jimmy feel:mixed feeling: torn-concerned-regretful.

2.搭建情绪描写支架

按照三大主题语境下不同的“问题—解决”模式,笔者高度整合近几年高考真题各语篇的情感走向,总结“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语篇情感线是“从害怕到开心”,“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语篇情感线是“从困惑或难过到开心”,“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语篇情感线是“从失望到开心与感动”。

教学片段2:精选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关情绪描写的表达,带领学生翻译、朗读。

She danced with delight and passion. -The Necklace

她高兴地跳舞,热情洋溢。——《项链》

The smile on her face shone like a diamond.-Little Prince

她脸上的笑容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小王子》

Lucie put her arms around the old man and held him, tears of happiness and sadness running down her face.-A Tale of Two Cities

路茜伸出胳膊抱住了老人并搂紧他,悲喜交加的泪水滚下了脸颊。——《双城记》

3.搭建动作描写支架

笔者首先补充常用动作词汇及英语文学作品中动作描写的优美句型,帮助学生拓展动作描写的相关词汇和句式表达。其次使用例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动作链的四种句式表达(略)。同时,精选三大主题语境下高考读后续写原文及范文中动作描写的相关句子,带领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最后,创设微情景,从句、段层面进行微写作练习。

教学片段3:翻译练习,并关注句中动词用法。

The boys rushed excitedly to the lake, took off their clothes and jumped into the water.

Seeing the car disappear, Mac and his friends got on the bicycles and continued heading for Alaska.

Deeply moved by the story, the children began to cry.

Burning with anger, he glared at me with his big frightening eyes, yelling, “You're such an idiot.”

4.搭建环境描写支架

笔者通过精选例句,总结环境描写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感情。如自然环境描写下的表现手法有整体到细节、动态描写等,所表达的情感包括喜乐欢愉、恐惧紧张。社会环境描写的表现手法有拟人、明喻、暗喻和对比等,所表达的情感包括悲愁、开心等。之后创设微情境,在三大主题语境下,从句、段层面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片段4:精选例句,带领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并关注句中修辞用法。

The flowers nodded.

花儿点点头。(拟人)

The stars sparkled like diamonds.

星星如钻石般闪耀。(明喻)

The night sky was as dark as the deepest ocean.

夜空像最深的海一样黑暗。(暗喻)

The night was very quiet, so even the slightest sound made the boys jump from fear.

夜晚非常安静,所以即使是最轻微的声音也使孩子们惊得跳起。(对比)

5.搭建结尾描写支架

总结读后续写的结尾方式:首尾呼应、对话式结尾、景画式结尾、哲理式结尾等。为学生搭建结尾主题升华的支架,如“人与自然”语境之永不放弃、乐于助人主题,“人与社会”之诚信友善主题,“人与自我”之逆境、成长、希望主题。

教学片段5:阅读2018年6月浙江卷参考范文的结尾,总结“人与自然”主题语境的结尾方式。

自救:永不放弃主题升华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Perseverance prevails.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are always rewarded.

他救:乐于助人主题升华

Somebody sometime somewhere will shine a lamp of hope for you.

You can always get inspired by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and draw comfort and power from it.

6.搭建评价支架

同伴互评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加学生对写作角度的多样化处理。笔者设计评价表,给生生评价搭建支架。内容包括:与所给短文与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内容丰富性,语法结构及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上下文连贯性,拼写、标点符号与字数。每一项内容分为1~5分共5个等级。

教师需全程指导,正向指导;注意学生水平及能力差异,给出明确的支架评价方式;注意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支架;以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为目的,在过程中作知识层面的指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提供不同档次的文章,为学生进行示范。

搭建师生支架前,教师要注重结合常见的写作套路,解析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结尾描写等,为学生做好逻辑梳理,保证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师生评价支架内容包括:作文结构,内容,词汇、语法、字数,核心思想,上下文连贯性。每一项内容分为1~5分共5个等级。

三、结语

学生在读后续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语篇阅读和续写过程两个方面。针对阅读方面的问题,如果把语篇按照三大主题语境进行分类,结合协同理论和支架理论,分析不同语境文章的特点,学生就能更好地写出合乎情理、逻辑清晰、风格相似的续写段落。

学生对同伴评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善于按照评分标准,分析同伴续写文章的优缺点,反观自己续写中的不足之处,相互取长补短,为提升续写能力奠定了基础。

支架理论和协同理论在不同年级的训练中运用,应视具体的学情而定。高一阶段,教师应该结合协同理论和支架理论,分析不同课文的特点,高二可以开始进行题目的训练,以续写片段为主,高三则以实践读后续写题目为主,配上文本分析、解题思路、佳作欣赏、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的作文讲评课,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