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与幼儿园绘本课程的融合探究

作者: 成槿怡

【摘要】绘本教学是幼儿园阅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启蒙,使其产生持续性的阅读行为,并逐步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文章就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与幼儿园绘本课程有效融合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故事;幼儿园绘本;幼儿教育

作者简介:成槿怡(1996—),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有其独特的内涵,能让幼儿园绘本课程更具人文性,推动幼儿园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发展。在开展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在科学、语言、健康、艺术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趣味性绘本阅读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与幼儿园绘本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些趣味性阅读活动,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了解绘本的主题,并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内涵。这些趣味性阅读活动能让幼儿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1]。教师还需要重视具体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设计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

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蕴含深刻的中国智慧。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化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在欢乐活泼的氛围中感受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氛围,并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自然知识。

在绘本阅读活动开始前,教师提前设计并制作“认知二十四节气游戏盘”,游戏盘的最内圈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往外依次是对应季节的十二个月份,各节气对应的日期,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个节气的具体名称;最外圈是梅花、油菜、豌豆、水稻等二十四个节气的代表植物。在绘本阅读活动开始后,教师让幼儿轮流转动“认知二十四节气游戏盘”,转到哪个节气的位置,教师就引导幼儿阅读哪个节气的绘本故事。当游戏盘转到“秋分”时,首先,教师给幼儿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秋分的由来、秋分的具体日期、秋分的代表植物、秋分的气候变化、秋分的习俗等。其次,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包含关于秋分古诗词的绘本,带领幼儿感受古人对秋分的描绘与赞美。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最后,教师用故事化的语言向幼儿简单地阐述该古诗的内涵,让传统文化变得通俗易懂,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类似这样的绘本阅读活动能迅速拉近幼儿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并能让幼儿与教师开展积极友好的互动。当被动阅读变成主动参与,幼儿会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组织创意性绘本阅读活动,引导幼儿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融入幼儿园绘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挖掘和分析素材,降低绘本阅读的难度,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且全面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2]。此外,教师还需要组织创意性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内涵形成直观的感受,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中秋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教师组织幼儿举办创意性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感悟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阅读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让大班幼儿搜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幼儿可以回家听家长讲故事,也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查阅资料、书籍。在阅读活动正式开始之后,教师播放一小段有关“嫦娥奔月”的视频,渲染中秋节绘本阅读活动的气氛,吸引幼儿更加专注地参与活动。在幼儿欣赏视频后,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更多与中秋节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会讲到“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故事,从而对中秋节形成更加具体的认知。以此为契机,教师带领幼儿阅读一些有关月亮的绘本故事,如《猴子捞月亮》《过中秋》《中秋节的传说》等,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让绘本阅读活动变得更具生机和活力,也让幼儿获得更多新颖的阅读体验。幼儿积极参与创意性绘本阅读活动,阅读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过程,也是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三、展示个性化阅读成果,引导幼儿进行回顾和总结

不同幼儿对同一绘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与幼儿园绘本课程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内在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记录幼儿的绘本阅读过程和成果,引导他们对绘本阅读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并自由进行讨论和分享。

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采用十二生肖作为纪年系统。教师将十二生肖文化融入幼儿园绘本课程,引导幼儿阅读有关十二生肖的绘本故事,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与其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阅读活动开始后,教师让幼儿轮流说出一个生肖,不可以重复,幼儿能说出虎、牛、狗、羊等生肖。对于缺漏的生肖,教师给予幼儿一些小提示。当幼儿说出十二生肖后,教师引导他们阅读《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小老鼠吱吱》《提琴牛》《笑笑虎》等有关十二生肖的绘本故事,学习有关十二生肖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绘本阅读环节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进入绘本阅读分享环节。幼儿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大部分幼儿对十二生肖的理解停留在生肖的变化上,知道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转一次。小部分幼儿知道可以借助钟表找到十二生肖轮回的规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帮助幼儿展示阅读想法和成果,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钟表,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看到时间和生肖的轮回规律;教师还对幼儿的相关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让幼儿知道更多有关十二生肖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幼儿可以多面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3]。

对幼儿而言,个性化阅读成果的展示是一个向外输出的过程,他们需要将阅读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将其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这些阅读成果是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产物,也是他们逐步具备归纳总结能力的证明。

四、整合多元化绘本阅读资源,帮助幼儿拓宽文化视野

教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高效地融入幼儿园绘本课程中,就需要对其进行多元化整合,让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更加贴合幼儿园绘本课程的整体目标,给幼儿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对幼儿而言,阅读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他们从中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储备,还能树立更加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

教师以“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为主题,引导幼儿关注自己身边的传统文化,让幼儿从这些传统文化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幼儿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有其独特的历史,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教师以传统节日为基础,引导幼儿阅读有关传统节日故事的绘本,如《年味儿》《元宵灯》《奶奶的青团》《端午粽米香》《花篮的月饼》《菊花蜜》《有趣的民俗节日》等。

幼儿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如胖大海、菊花、枸杞、决明子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不仅具备简单的保健功能,还蕴含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有关中医药文化故事的绘本[4],如《藏在中药里的二十四节气》《听月家的咯吱怪兽》《助人为乐的田田》《小金花的重阳节礼物》《爷爷的“烟斗”》《寻威的歪脖子》《我不要生病》等。

幼儿在生活中会看到打铁花、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技艺,这些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有关传统技艺故事的绘本,如《好玩的传统技艺》《中国老游戏》《熟能生巧》等,让幼儿更加了解这些传统技艺,感受并学习传统匠人的精神。

教师将幼儿身边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效整合并融入幼儿园绘本课程,不仅能有效地丰富幼儿园绘本课程的内容,拓宽幼儿的文化视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绘本课程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五、加强家校共育,助力幼儿养成阅读习惯

教师需要重视与家长的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与幼儿园绘本课程融合中的积极作用。教师积极联合家长开展相应的绘本阅读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更愉悦的绘本阅读体验,更高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幼儿学习古诗词,可以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古诗词的启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教师可以联合家长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古诗词阅读引导。综上,教师可以遵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挑选画面生动的绘本,引导家长与幼儿共读。如此,不仅能够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还能够让幼儿更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文化修养。

首先,教师提供《幼儿学古诗》《儿童诗词大绘》《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古诗带你去探秘》等绘本。这些绘本收录的古诗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符合幼儿的学习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其次,教师在幼儿园绘本课程中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感知古诗词的意境。再次,家长在课后引导幼儿以视频打卡的方式朗诵古诗词。朗诵不仅有助于加深幼儿对古诗词的记忆,还有助于幼儿感知古诗词的魅力,助力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在期末,教师将幼儿的古诗词阅读积分统计好,并发送至家园沟通群。古诗词阅读积分可以兑换不同的文具,激励幼儿持续学习古诗词。久而久之,幼儿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接受诗词文化的熏陶。

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引导下,幼儿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丰富的绘本阅读体验[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融入幼儿园绘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文化挖掘和渗透的角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特点的基础上,给幼儿园绘本课程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就当前幼儿园绘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融入能让幼儿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给他们的人格发展和价值观形成带来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东宇.基于原创绘本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行动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4,40(8):32-39.

[2]甘露.汲取文化精髓发展审美素养:幼儿园对传统文化美育元素的挖掘[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4(6):50-52.

[3]徐玲珍.通过传统文化绘本阅读培育幼儿审美素养的策略[J].教育观察,2024,13(18):110-112,126.

[4]郭艳芳.绘本教学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J].新班主任,2024(8):60-61.

[5]杜世娟.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方法分析[J].智力,2024(1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