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支架促读写
作者: 郭家军
【摘要】读写结合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在读写结合中利用支架指导学生阅读、写作,能取得良好的读写结合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 峰》一课为例,基于精读课文的要求,给一线教师提出搭建问题支架、情境支架、图文支架、合作支架的读写结合教学建议,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爬天都 峰》
作者简介:郭家军(1978—),男,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城南办事处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不应是毫不相干的教学环节,而应是有机的教学整体。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领悟写作技巧,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将其运用于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文描述了作者在假日与爸爸去爬天都峰的故事,文中多次运用对话的方式,讲述“我”爬山的见闻、结果,传递了永不放弃、克服困难的价值观[1]。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值得学生学习。因此,本文提出搭建读写结合的支架,引导学生借助此文的学习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一、搭建问题支架,激发写作灵感
问题支架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时,提出的一系列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要提升问题的指向性,帮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激发写作灵感。对于《爬天都峰》,笔者设计的问题支架如下。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天都峰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我”一开始不敢爬,最后却爬上去了?
3.“我”为什么要爬天都峰?“我”是如何克服爬山的困难的?
4.“我”在爬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作者是怎么把爬山过程写清楚的?
5.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以上问题支架的设计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精读。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产生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尝试独立梳理出写作思路,继续搭建如下问题支架。
1.课文写作顺序有何特点?
2.你在爬山前会做哪些准备?
3.你在爬山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4.你爬上山后可能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以上问题支架能指导学生为达成写作的目的再次回到课文中,由此让学生主动进行构思和写作。学生大多可以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顺序进行叙述,但写出的记叙文仍缺乏一定的内涵和深度。对此,笔者再次提供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完善写作内容—文中的“我”在爬山后有什么感悟?想象一下你在爬山后会有什么收获?借助问题,学生能联系课文中的关键句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并想象自己爬山时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完善写作内容,增加作文深度。
教师搭建问题支架,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从而写得更好。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搭建情境支架,调动写作兴趣
教学情境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打造的趣味场景,能营造特定的氛围,使学生沉浸于学习环境中。搭建情境支架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具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针对《爬天都峰》一课,笔者从真实情境、模拟情境入手搭建支架,展示有关天都峰的图片、视频等,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阅读技巧,激发写作兴趣。
(一)真实情境支架
《爬天都峰》这篇记叙文以“我”攀登天都峰的经历为主线,展示了“我”勇于克服困难的积极态度。这样的经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为了促使学生由别人的经历想到自己的经历,更好地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笔者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阅读课文,把握写作要点。
具体而言,笔者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关天都峰的图片、视频等,介绍天都峰的壮丽景色,让学生身临其境,意识到攀登天都峰的艰辛,感受到登顶的成就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笔者顺势指引学生想象自己是爬山的游客,要求学生模仿《爬天都峰》的写作风格和结构,用日记的形式将自己的爬山经历写下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二)模拟情境支架
《爬天都峰》以对话的形式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对此,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的场景,从而在对话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并从中意识到语言表达的魅力,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基础。
具体而言,笔者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我”、爸爸、老爷爷三个角色,模仿人物的语气阅读课文,还原课文中的情境。之后,每个学生都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阐述自己爬山的过程,总结爬山过程中悟出的道理。在这种模拟情境中,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然后,笔者再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写同一件事,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上两个情境支架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真实体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鉴赏,借鉴写作方法,兴致勃勃地进行写作。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交流个人阅读体会,互换作文进行阅读,使学生能互相借鉴,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
三、搭建图文支架,明确写作方向
在写作中,部分学生存在写作偏离正确方向的问题,原因在于这些学生难以围绕关键句写清楚具体事件。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可以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搭建图文支架,利用直观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明确写作方向,提升读写结合的效果[2]。
在《爬天都峰》读写结合教学中,笔者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将爬山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沿逆时针的方向罗列出来,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图文形式直观呈现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精读的过程中,清晰认识课文的结构和要点,明确写作的方向,为写作做好准备。
引导学生品读叙事文章中的人物心理也是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爬天都峰》一文中,“我”的心理活动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对此,笔者借助板书的形式给学生呈现“我”的心理活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引导学生梳理“我”的一系列想法和做法。如此,学生便能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清晰展示人物的心理世界,使作文内容更具体真实。
笔者提供两个图文支架后,指导学生根据支架提取关键的写作信息,如主要事件、人物内心变化等。这样的引导方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题,并厘清自己的行文思路。笔者还开展课堂练笔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支架进行课文仿写,用一段话描写自己爬山的心理活动。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写作的条理性。
教师通过搭建图文支架,能让学生对照清晰的图文内容进行阅读,加深对“我”爬山的感受以及对课文所揭示的道理的理解,同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有关写作顺序的知识,并通过仿写提升写作的逻辑性。
四、搭建合作支架,提升写作水平
阅读是写作前的知识内化,写作是阅读见解的表达。这两项任务都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合作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探讨。合作支架是基于读写结合目标的教学支架。搭建合作支架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互动,让学生在互相分享、借鉴、纠正中积累阅读经验,提升写作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给各小组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鼓励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火花,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3]。
在《爬天都峰》一课中,笔者先将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小组,并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作者在描写天都峰时,运用了什么方法展现出其景色的壮丽?”“‘我’在爬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情况?”“‘我’是如何克服爬山过程中出现的恐惧心理的?”等。这些问题能为各小组的讨论提供方向,使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接着,笔者为各小组搭建合作支架,即具体的写作任务,如下所示。
1.仿写。根据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仿写,围绕关键句写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片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仿写任务,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借鉴仿写方法。(此任务能够让学生学会提炼文章的关键句,并学习如何围绕关键句进行创作。)
2.互评。完成写作任务后,在小组内进行互相阅读、评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内最优秀的作品,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此任务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使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3.跨学科读写。将语文与科学、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课文写科学实验报告,或画出有关课文主题的美术作品,又或者创作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歌词,等等。(在这种跨学科读写活动中,学生能在小组内交流观点,增长智慧,激发创新思维。)
教师通过搭建合作支架,为学生设计小组学习任务,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读写结合活动,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蕴含丰富的写作知识,是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主要素材。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情境支架、图文支架、合作支架,从而串联阅读活动与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此一来,通过读写结合训练,学生能利用教师提供的支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这给予了教师如下启示: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研究课文内容,发掘课文中的读写结合教学资源,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小宝.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和措施[J].亚太教育,2022(23):135-138.
[2]王芳.读出新意 写出快乐: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7):71-72.
[3]王凤.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22(1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