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梁莲雄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0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文章研究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原则,讨论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四方面思路,期望可以帮助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完善课程设计,切实推动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化学教师应精心选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着重反映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体现化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需要通过观察、阅读、思考及讨论等方式探究化学规律,逐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化学教师应积极尝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借助科学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助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方案,给学生提供充足       的学习空间,确保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1]。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减少对学生行为、想法的干预,而是多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思维碰撞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启发性原则

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需要遵循启发性原则,设计有挑战性、贴近生活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深入探索化学现象蕴含的知识及规律,并尝试找到高效完成任务的方法。另外,教师还需通过合理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针对性原则

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遵循针对性原则完善任务设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不同的人采取同一学习方式的效果可能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若是没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需求将难以得到满足[2]。为了通过学习任务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应在设计任务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教学计划。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规划任务内容

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由此明确教学目标,再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不仅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水平,还应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3]。

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的“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时,教师从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出发,确定了4点教学目标:1.化学观念目标—理解燃烧的本质,通过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了解化学反应中新物质生成的原理,能正确分析燃烧的条件;2.科学思维目标—通过实验发展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设计实验的技巧,形成创新思维;3.科学探究与实践目标—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学会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控制变量,掌握灭火的基本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目标—对物质变化产生探究兴趣,了解所学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燃烧条件进行深入探究。为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教师设计了具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首先,学生需要认真观察燃烧现象,分析燃烧的条件;其次,学生需要独立设计实验,自主探究燃烧的条件;最后,学生需要结合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找出快速灭火的方法。

(二)丰富任务形式,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探究学习活动。形式丰富的任务既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形式丰富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顺利地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助力。

1.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深入探究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做实验时,学生能够看到直观的实验现象,根据自己的理解深入探究化学现象蕴含的化学原理。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教师应结合任务内容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逐渐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这一单元的“课题3 制取氧气”的知识,然后鼓励学生借助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基于高锰酸钾受热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完成实验。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提醒他们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依次完成操作,并及时检查自己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基于实验过程提出启发性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在试管口塞棉花呢?大家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影响氧气纯度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氧气制取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2.设计层次化任务,促进个性化发展

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层次化、梯度化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身所长。

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第九单元的“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合理划分层次,然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于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布置了简单的质量分数计算任务:“将5 g食盐溶于120 g水中,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应用,在解题时,学生仅需根据题意列出公式计算即可。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布置了相对复杂的质量分数计算任务:“现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瓶上标签如图2所示。如果老师准备配制100 mL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多少水?得到100 mL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后,老师取出7 mL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添加30 mL质量分数为10%的高锰酸钾溶液。待两种溶液完全混合后,新得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实际质量分数为多少?”在解答此题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还需要根据加水量、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答案。

(三)引入信息技术,丰富学习体验

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适时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概念直观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教师也应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探究学习。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第六单元的“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稀盐酸与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并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模拟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并观察这个实验的现象,分析反应物的变化。”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实验,在虚拟环境中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他们提供帮助。最后,在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和同学分享做模拟实验的心得、体会,并针对实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这一环节,教师提出了“哪些因素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制取纯度”“如何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等启发性问题。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在后续学习中改进、提升的方向。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评价体系:首先,确定多维度的评价标准,科学评估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操作技能、探究精神及合作表现,构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其次,适时给出过程性评价,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第十单元的“课题3 常见的盐”时,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后,设计了如下评价标准:1.任务完成情况—是否按要求完成粗盐提纯实验,对食盐的用途、性质等是否有足够的了解;2.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以及实验顺序是否正确,能否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探究精神—在面对问题时能否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探究,在实验结束后是否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反思;4.合作表现—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能否进行有效沟通、分工合作,从而顺利完成任务。此外,教师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师生互动,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并由此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后续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多方面作用,教师应当积极尝试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优化教学设计,布置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具体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遵循主体性、启发性、针对性原则。此外,教师可以从明确教学目标、丰富任务形式、引入信息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角度出发优化课程设计,以切实发挥学习任务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云.在初中化学深度学习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2):138-140.

[2]党瑞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23(34):82-84.

[3]林琼.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3):139-141.

[4]马建霞.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初中化学任务驱动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11):131-133.

作者简介:梁莲雄(1987—),女,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