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苏涛

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正日益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对单元内各板块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整体视角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实现单元层面的“教—学—评”一体化。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素养,从而提升英语综合素养。文章探讨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内涵、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逆向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旨在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提升其思维品质。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基于单元整体视角,运用逆向设计教学模式。逆向设计以预期结果为导向,促使学习目标素养化、课堂评价可视化、教学活动有序化。然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活动设计呈现碎片化、浅表化特点;教师过于关注单课时教学;教师授课时侧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略主题意义探究。同时,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笔者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教学案例,深入阐述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概念内涵

逆向设计理念采用以终为始的模式。该理念要求教师规划教学活动时,从单元语言学习的预期结果出发,精心设计多元评估标准,以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等。随后,构建层次分明、实践性强的语言学习活动,检验“教”“学”“评”是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运用逆向设计理念,教师要秉持以终为始的思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语言学习要求,围绕预期学习结果设计学习活动。此外,教师还应融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巧妙运用“目标—评价—活动”的思路,有效推进“教—学—评”一体化。

二、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整合单元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本单元围绕“Summer holiday plans”展开,隶属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主题范畴,涉及“常见节假日与文化体验”“世界主要国家概况”“中外名胜古迹”等子主题。通过单元学习,学生能在了解他人暑期计划的同时,掌握出行的注意事项,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旅行计划,从而成长为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国公民。教师立足单元内容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单元主题确定为“Wonderful holiday, healthy personality, bright future!”,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整合、提炼文本语篇关键信息,围绕暑假出游计划展开讨论并完成思维导图,依据思维导图复述教材人物的假期计划。

2.促使学生积极运用一般将来时描述个人假期计划,实现知识迁移,提升文化意识和综合素养。

3.借助韵律诗,引导学生感知、总结字母组合“oy”的发音规律。

4.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的风景名胜,拓宽视野,感受假期乐趣。引导学生提前制订合理的假期计划,培养规划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呈现问题链条,激发层次思考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各板块与单元主题联系紧密。教师应提出一系列核心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思考。例如:“What is a holiday plan?”“When do we use a holiday plan?”“How can we make a holiday plan?”。

(三)明确学习成果,提升迁移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和教学关键问题,进一步明确单元预期学习成果。预期学习成果包括预期理解性目标、预期应掌握目标和预期学习迁移目标。预期理解性目标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明白制订计划的方法和意义;预期应掌握目标旨在让学生自主构建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预期学习迁移目标则要求学生养成提前规划的习惯,学会合理制订自己的计划,树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生活态度,培养积极热爱生活的意识。在本单元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从了解Yang Ling、Mike和Liu Tao的假期计划,到梳理计划内容与制订计划流程,最后制订出“My holiday plans”,不断运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关键问题。教师预设的学习成果如下:

1.预期理解性目标—预期理解:掌握假期计划的含义与关键内容,明白提前规划能让生活更有条理,了解不同国家名胜古迹的文化内涵。思考问题“What is a holiday plan?”“When do we use a holiday plan?”“How do we make a holiday plan?”。

2.预期应掌握目标—语言知识:用一般将来时准确描述教材人物的假期计划,理解“be going to”的用法,灵活运用关键句型表达自己的计划。语言技能:运用课堂知识和同伴交流假期计划,借助思维导图、图文表格、英文短文等制订假期计划,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

3.预期学习迁移目标—能在生活中提前制订全面合理的计划,实现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培养生活规划与自主管理的能力。

三、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评估方法

评估活动是逆向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教师应围绕预期学习成果,通过构建评估体系来明确对学习成果的理解维度、设计表现性任务并制订评价标准,全面评估学生语言学习的情况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1]。

(一)评估标准一:理解维度

课堂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理解与实践运用,教师可将“理解的六界面”作为评估学生语言学习情况的有效指标。“理解的六界面”把理解分为解释、阐述、运用、洞察、移情、自知六个维度。以“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教师依据这六个维度设计了如下引导性问题:

(二)评估标准二: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教师在课堂上评估学生单元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学生语言学习情况,教师依据引导性问题,精心设计如下分层表现性任务:

1.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Yang Ling、Mike和Liu Tao的假期计划。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假期计划要素,理解提前规划和安全出行的重要性。

2.让学生提炼自己假期计划的关键要素,绘制以“My holiday plans”为主题的思维导图。

3.要求学生用英语有条理地描述自己的假期计划。

(三)评估标准三:民主评价结果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着重关注评估内容的构建。基于预期学习成果,教师精心设计多元评价活动,以学生参与的民主评价结果作为评估的有效依据,具体评价活动设计如下:

“Story time”评价活动—1.评价要点:学生需通过讨论、分析、整合并提炼关键信息,准确阐述Yang Ling、Mike和Liu Tao的假期计划;明晰制订计划应涵盖的内容;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初步合理规划个人暑期生活。2.自评:☆☆☆/☆☆/☆;他评:☆☆☆/☆☆/☆

“Grammar time&Fun time”评价活动—1.评价要点:学生要能借助主题语境,运用will结构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与同学进行互动问答;通过游戏谈论暑期计划,巩固操练一般将来时的语言知识。2.自评:☆☆☆/☆☆/☆;他评:☆☆☆/☆☆/☆

“Cartoo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1.评

价要点:学生应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熟练进行角色扮演;知悉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知名景点;用英语描述个人假期计划,并制作图文并茂的旅行手册;掌握字母组合“oy”在单词中的发音。2.自评:☆☆☆/☆☆/☆;他评:☆☆☆/☆☆/☆

“Checkout time, Ticking time&Revision”—1.评

价要点:学生需在真实情景中与同学就假期计划进行互动问答,尝试从多方面筹备假期计划;依据真实生活情境,制订合理假期计划,并生成有意义、生动且真实的书面表达。2.自评:☆☆☆/☆☆/☆;他评:☆☆☆/☆☆/☆

四、基于评估细则,设计学习活动

在明确预期学习成果、制订评估标准后,教师应基于评估活动,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构建梯度递进的学习活动,将教学步骤与表现性任务深度融合,让教学呈现递进、结构化特点,并引导学生在解决关键问题时提升素养,以多元评价促进“教”“学”统一。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以“Story time”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基于对话语篇,精心设计多元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梳理对话内容。首先,教师用“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What do they ask about the holiday plan?”等问题,激活学生对Yang Ling、Mike和Liu Tao假期计划的认知。其次,教师设计“Listen and answer”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倾听,了解这三人假期计划,认识提前规划的重要性[2]。最后,教师设计“Make a mind map”活动,鼓励学生选一个人物,用思维导图呈现其假期计划,借助导图复述课文,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运用实践类活动

以“Grammar time&Fun time”课时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展示三位教材人物讨论假期计划的画面,引导学生互动问答复现课文,激活已有的语言知识背景。其次,在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后,教师创设“Planning for travelling”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维度完善计划,用will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讨论暑假计划。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一般将来时语法知识,运用新语言交流,将知识和自身经验结合,内化知识,理解单元主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暑期计划是否合理,激发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Make a reasonable plan”,把课堂知识用于解决生活问题,明白制订计划要有逻辑性和合理性。

再以“Cartoo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课

时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播放英文歌Travelling song引入主题,通过问题“Do you like travelling?”“Why do you like travelling?”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过渡到Sound time,让学生在语篇里了解字母组合“oy”的发音规则。其次,教师以问题“What about Bobby and Sam? Do they like travelling?”引导学生探究语篇,了解Bobby的旅行计划,再利用问题“What will he do in...?”,鼓励学生结合生活预测Bobby的行程,锻炼联想思维,拓宽文化视野。最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Bobby's plan?”,引导学生思考并给Bobby的计划提建议,培养学生合理规划生活的能力。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以“Checkout time, Ticking time&Revision”课时

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通过“Say together”活动引出主题,在互动中激活学生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其次,教师用世界多元城市的图片创设“Planning for a summer holiday”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随后,教师创设“Cathy's summer holiday plans”子情境,设计“Discuss and say”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提问,在问答里巩固单元核心知识,锻炼思维。同时,教师设计“Fill in the plan”活动,让学生参照Cathy的日程表填写暑假计划,强化知识运用。此外,教师还展示不同的假期计划呈现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计划;还安排“Write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plan”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英语描述个人计划。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交流,展示各自计划,并依据表现性任务的评估要点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和反思里提升语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遵循逆向设计理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深入研究单元整体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从学、教、评三个层面的内容与方法入手,以目标为导向,整体规划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学习活动,打破碎片化、浅表化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实现深度理解,推动课堂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打造高质量小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方案设计和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3(10):25-29.

[2]蒋剑秋.单元整体教学内容重构的基本逻辑与技术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4(14):31-36.

作者简介:苏涛(1986—),男,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河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