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 吴纬【摘要】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劳动技能、劳动意识的有效手段。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劳动教育活动,还能够帮助幼儿积累劳动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文章明确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从明确劳动教育目标、优化劳动教育环境、组织生活主题活动等方面,阐述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以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教育;劳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应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学前时期是培养幼儿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帮助幼儿意识到劳动的价值。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能够有效拓宽幼儿的劳动渠道,丰富幼儿的劳动经验。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科学合理的劳动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劳动技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一、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发展幼儿劳动技能
由于学前阶段幼儿的年龄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和劳动技能发展尚未完全,因此无法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某些劳动任务。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劳动质量,还会降低幼儿的劳动积极性,导致幼儿产生懈怠心理。将区域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还能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
(二)有助于形成正确劳动观念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掌握劳动方法,还能够让幼儿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成果、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区域活动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劳动教育资源,拓宽教育路径,还能够帮助教师在实践中积累劳动教育经验,获取更多有益的资源,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二、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指明劳动培育方向
教育目标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想将区域活动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教师需要明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立足于区域活动的基本性质,设置合理的劳动教育目标,使活动内容更加科学、合理[1]。由于各个阶段的幼儿在思维、体力、劳动意识等方面均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设计区域活动时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的劳动计划,凸显教育目标的育人价值,使幼儿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主动参与并完成区域劳动任务。
在区域劳动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各个区域的特点设置劳动教育目标,以此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在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方面,教师可基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其他区域活动,精心设置劳动目标,使幼儿在劳动目标的指引下明确自身的劳动技能发展方向。基于此,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设置劳动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劳动素养的发展。
一日生活目标:(1)培养独立穿衣、脱鞋、洗手洗脸、整理个人物品等生活自理能力;(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3)养成早睡早起、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手工区活动目标:(1)掌握基本的折纸、彩泥塑形、串珠等手工技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主设计手工作品;(2)能够安全且熟练地使用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工具。
种植区与养殖区活动目标:(1)学习种植花卉、蔬菜的基本技能,激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和兴趣;(2)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尝试养殖金鱼、小乌龟等小型动物;(3)培养爱护动物、植物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在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方面,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设置劳动教育目标。
责任心培养目标:(1)培养幼儿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的影响;(2)引导幼儿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整理玩具、打扫卫生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耐心和细心培养目标:通过益智区和搭建区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使幼儿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细致地观察和思考问题。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目标:(1)在劳动教育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并尝试制作自己的作品;(2)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丰富材料,主动发挥想象力,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实践与探究中提升创造性思维。
教师制订明确的劳动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帮助幼儿掌握劳动技能发展方向,使幼儿意识到劳动在活动中的重要价值,不断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
(二)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发挥隐形教育价值
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同样要重视劳动教育环境的创设。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环境的隐性价值,从幼儿园室内、室外场景中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凸显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价值[2]。
教师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时,可在班级墙壁上张贴“我是劳动小榜样”光荣榜,选取各个区域活动中的“劳动小能手”,并在他们名字的旁边贴上小红花,以此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同时,为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进餐前、后的各项规则制作成劳动清单,张贴在活动区域中,使幼儿理解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教师优化劳动教育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进而真正发挥劳动环境的隐性教育价值。
(三)组织生活主题活动,培养正确劳动观念
生活区是幼儿活动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时,可联系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教育元素。教师开展生活主题区域活动,能够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3]。
教师在生活区域活动中发现,部分幼儿能够完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对此,教师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以“我爱我家”为主题,设置丰富多样的区域劳动活动。以小班“娃娃家”区域活动为例,教师可为幼儿提供活动所需的资源和道具,并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合作,丰富活动内容。当一名幼儿在扮演“妈妈”给娃娃穿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其他幼儿加入,共同进行更多相关的劳动活动,如给娃娃穿鞋子、扣扣子等。这一区域劳动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让幼儿积累一定的劳动经验。随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轮流为娃娃穿衣服和鞋子,并在幼儿操作时细心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对幼儿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促进幼儿劳动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在生活实践区开展活动,与一名幼儿合作布置厨房场景,准备蔬菜、水盆等道具。在活动区域布置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工合作,与同伴一起烹饪美食,如一名幼儿负责洗菜,一名幼儿负责切菜,一名幼儿负责制作菜品。幼儿通过合作,不仅能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够锻炼动手能力,意识到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家长的职业特色,设计适合幼儿参与和操作的区域活动,让幼儿体验父母的职业内容。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了解父母职业的基本操作技能,意识到父母劳动的辛苦,形成感恩父母、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观念。
教师组织生活区域活动,不仅能够突破传统区域活动的局限性,将劳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还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有关劳动的技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探究区域劳动方法,提升幼儿劳动技能
要想切实提高幼儿的劳动技能,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区域劳动活动,还要及时更新劳动教育方法,使区域劳动活动更加贴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此有效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4]。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教学模式开展劳动教育,发展幼儿的劳动技能。
1.情境游戏法
情境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劳动技能的教育模式。以中班区域活动“我来当家长”为例。基于此游戏主题,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婴儿室”游戏情境,让幼儿扮演婴儿的爸爸或妈妈,尝试照顾婴儿的生活起居,如洗澡、穿衣服、喝奶粉等,使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2.儿歌解说法
儿歌是幼儿喜爱的音乐形式,其欢快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词有利于幼儿获取生活经验,拓宽知识视野。因此,教师在开展区域劳动活动时,可将幼儿要掌握的劳动技能创编成劳动儿歌,并通过边示范操作边演唱儿歌的方式,加深幼儿对劳动技能的理解,使幼儿掌握劳动技能。例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部分幼儿在盥洗时存在玩水、洗手不干净等情况。对此,教师可创编儿歌:“小朋友,爱洗手。洗前挽起衣袖口,打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手心手背都要洗,再用清水冲冲手。”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与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中边唱儿歌边完成洗手任务。教师利用幼儿感兴趣、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能够帮助幼儿顺利掌握洗手步骤和方法,还能够保障幼儿的手口健康,凸显劳动的教育价值[5]。
结语
综上所述,将幼儿园区域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合理布置劳动任务,提高区域劳动活动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凸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对此,幼儿教师要着眼于幼儿在劳动教育和区域活动中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区域劳动活动。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还能够使区域劳动活动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小春,谢怡静.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J].教师博览,2023(27):74-75.
[2]苏晓梅.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家长,2023(1):95-97.
[3]俞艳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劳动技能的作用与策略指导[J].新课程,2022(22):104-105.
[4]赵凯丽.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探讨[J].科幻画报,2022(4):29-30.
[5]吕辉.利用区域活动开展大班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2(10):83-84.
作者简介:吴纬(1993—),女,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新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