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转科学小实验,有效提升幼儿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辛春【摘要】科学小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科学小实验,为幼儿提供支持和指导,让他们在安全和有趣的环境中探索和学习。文章探讨通过科学小实验提升幼儿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实现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科学小实验;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科学小实验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于周围世界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基础的科学概念和方法论。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幼儿可以直观地感受科学的魅力,进而增强勇于探索未知的意识。教师应当鼓励幼儿主动观察、提问,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并适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幼儿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一)增强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当幼儿对周围的世界产生疑问时,他们会主动寻找答案。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方式比被动接受知识更为有效。例如,幼儿可能会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促使他们思考,还能够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或者询问成人来找到答案[1]。通过这样的过程,幼儿不仅能够获得新知识,还能够学会如何学习。
(二)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进行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幼儿通过参与科学探索活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等方式,可以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幼儿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目标,不仅能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够学习、理解试错的价值。
(三)促进幼儿的个人成长
幼儿往往需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因此,幼儿需要学会配合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及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能够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增强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2]。这些经历有助于幼儿建立自信,并在团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小实验对提升幼儿探究能力的价值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简单的科学小实验能够满足幼儿想要了解事物运作机制的需求。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不仅有趣,还能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直观地看到科学原理的应用,从而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水会变成蒸汽?”“为什么磁铁有时能吸住东西,有时又不能?”这些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索答案。
(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参与实验,幼儿能够学会如何仔细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并能够学会基于观察到的结果做出假设或解释。例如,在做一个简单的植物生长科学小实验时,幼儿可以通过给不同组的植物施加不同的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尝试找出哪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这样的实验能够教会幼儿基本的实验步骤,即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三、通过科学小实验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观察、提问启智慧—引发好奇
观察与提问是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基础。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或实验结果,幼儿能够发现细节,进而产生疑问,并主动寻求答案。这是探究学习十分重要的一步。当幼儿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时,他们会更加专注和投入,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实验前设定一些观察任务,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实验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本质。
以“变色的水”科学小实验为例。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清水,随即加入一些色素以增加可视性,并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杯水现在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我们把这杯水放在阳光下,会发生什么呢?”接着,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小朋友们认为水为什么会变色?如果我们将水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阴凉处,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本质。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不仅能够获得直接的经验,还能够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和提问来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放大镜或显微镜,帮助幼儿更细致地观察实验的细节。
以“观察花朵结构”科学小实验为例。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花瓣上的纹理。这样,幼儿能够意识到看似简单的事物也可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逐渐培养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科学小实验时,应巧妙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还能够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为他们将来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验证探究竟—培养探索精神
实验不仅是验证已有假设的一种方式,还是发现新问题和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动手做实验,幼儿可以直接参与科学探究。这有助于幼儿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经历失败或成功,培养探索精神[3]。教师应设计简单而有趣的实验,确保幼儿积极参与。此外,教师还应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即使结果与预期不符,也要肯定幼儿。
以“浮力”科学小实验为例。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品,如木块、塑料玩具、金属螺母等,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实验。
又以“种植植物”科学小实验为例。如果植物未能按预期生长,教师即引导幼儿思考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光照不足、水分过多或过少等,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调整这些变量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
再以“火山爆发模型”科学小实验为例。教师引导幼儿记录下添加不同量的醋和小苏打后产生的效果,观察泡沫的多少和喷发的高度,并尝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记录不仅有助于幼儿整理思路,还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作为指导者,还要作为鼓励者和支持者,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培养他们勇于尝试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三)分析、总结得真知—加深理解
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是提升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简单的实验数据,幼儿能够学会如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总结是将所学知识内化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一环节不仅能加强幼儿的认知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以“不同材料的导热性”科学小实验为例。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觉得哪种材料摸起来更凉快?为什么呢?”幼儿可以主动回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保温杯,应选择哪一种材料来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幼儿联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帮助他们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当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赞赏。针对发言不够完整的幼儿,教师也耐心地帮助其进行补充。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提问和回答,促进幼儿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一名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金属勺子比木头勺子更快变热?”随后,教师鼓励其他幼儿尝试解答。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分析实验结果,还能够学会如何应用知识。
(四)合作、交流共成长—共享成果
让幼儿在合作中完成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通过合作,幼儿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学会在分歧中找到共识[4]。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确保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以“植物生长条件”科学小实验为例。教师给每组幼儿分配不同的植物,让幼儿分工合作,完成浇水、记录观察结果等任务。当幼儿进行实验时,教师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当幼儿遇到困难,如不知道如何测量植物的高度或者记录数据时,教师引导幼儿向同伴寻求帮助。这种做法能够增强幼儿的互助意识,也能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完成实验后,教师让各组之间分享成果并进行比较。有的组发现,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长得更好。此时,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探讨植物长势差异背后的原因,提出问题:“为什么你们组的植物长得更快呢?小朋友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这样能促使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五)反思、拓展促创新—全面提升
反思实验过程可以促使幼儿思考实验的不足之处。拓展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可能性。这两个步骤能够促进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不断追求进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同时鼓励他们设想如果改变某些条件,实验结果会有怎样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不仅能够反思自己的实验经历,还能够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以“磁铁吸引不同材料”科学小实验为例。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如果我们使用更大或更小的磁铁会怎么样?如果我们尝试用磁铁吸引其他类型的材料,如塑料或纸张,会发生什么?”教师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假设,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当幼儿提出新颖的想法时,教师回应道:“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我们下次实验时可以试一试。”这样既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实验过程和拓展实验思路,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帮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通过科学小实验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就需要设计连贯有序的实验教学方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思考、合作,让幼儿体验科学小实验的乐趣,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春玲.运用科学小实验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分析[J].好家长,2023(41):18-20.
[2]许静.关于幼儿园开展大班幼儿科学小实验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158-160.
[3]周爱琴.运用科学小实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J].天津教育,2022(20):120-122.
[4]丁有香.论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J].新课程,2022(22):86-87.
作者简介:辛春(1981—),女,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