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观察与指导
作者: 徐燕燕【摘要】文章深入分析幼儿在探索性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深度学习表现特征,据此探讨幼儿教师应如何借助有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促使幼儿深度参与游戏,以期提升幼儿的认知理解、情感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探索性区域游戏;幼儿;深度学习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探索性。幼儿在探索性区域游戏中能够积极思考、相互合作,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教师作为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引导者、支持者与陪伴者,需要对幼儿进行观察与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探索性区域游戏的教育价值,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探索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特征
(一)学习自主性
在探索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及玩伴等。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探索。这样的学习自主性充分激发了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在游戏中更加投入、专注,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1]。
(二)探索持续性
在探索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在反复尝试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使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培养了耐心与毅力,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三)活动情境性
探索性区域游戏为幼儿构建了生动真实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得以在情境中自主探索、深入学习。活动情境为幼儿提供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和生动的体验,使他们能够更为直观地感知周围的事物。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全身心投入特定的情境中,完成指定的任务,积累知识经验,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性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观察策略
(一)全面细致观察
全面细致观察是教师理解幼儿兴趣、能力、需求等情况的关键。教师需要以整体的视角、敏锐的眼光细致地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细节[2],包括幼儿对游戏内容的选择、对游戏材料的选用、与同伴的互动、探索的持续性以及情绪状态等。
如在建构区,教师观察到希希一开始选择了较大的积木块进行简单的堆叠,而随着游戏的开展,他接着使用一些形状多样、大小不一的积木块构建更为复杂的建筑。在这一过程中,希希的专注度逐渐提高,情绪也由最初的平静转为兴奋。通过全面的观察,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希希对建构活动的兴趣点以及发展需求,从而创造恰当的机会以支持希希在建构区的持续探索与深度学习。
(二)重点详细记录
重点详细记录要求教师特别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表现,如幼儿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性使用材料,以及幼儿游戏的持久性和专注度等。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更好地给幼儿提供支持。
以角色区游戏“医院”为例。教师注意到米乐在扮演医生时不仅能够熟练地使用“听诊器”和“注射器”帮助“病人”进行“诊断治疗”,随着游戏的进行,她还会取来小纸条写下“药方”,为“病人”“开药”。教师及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从而在后续的“医院”游戏中给予米乐更多的个性化支持与引导,以进一步激发她的创造力。此外,在游戏分享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关于米乐游戏的记录内容,让幼儿学习米乐的游戏经验,以引导全体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
(三)适时介入引导
适时介入引导是教师在探索性区域游戏中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可以给幼儿提供支持,让幼儿顺利克服困难。这样幼儿就可以在游戏中持续探索,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
如在益智区,多多面对复杂的拼图碎片,虽多次尝试拼贴,却始终无法拼出完整的图案。教师敏锐地察觉到了多多的沮丧情绪,及时走到她身边,轻声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在得到多多的肯定回答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帮她拼图,而是引导她观察碎片的边缘形状和颜色,从而找到能够相互贴合的碎片。在教师的介入引导下,多多重燃活动兴趣,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拼图。适时的介入引导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游戏技巧,还能使幼儿懂得如何面对挑战,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三、探索性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创设支持环境
在探索性区域环境中,教师应给幼儿营造准备充分的支持环境,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机会和平台。
以科学区为例。首先,教师创设充满探索氛围的科学空间,给幼儿提供各种科学实验所需的材料:探索沉浮规律的水、瓶子、石头、橡皮泥等;探索平衡原理的木棒、积木等;探索声音传播规律的纸杯、棉线、塑料管等;探索成像奥秘的平面镜、凹凸镜、放大镜等;探索自然现象的树叶、昆虫标本、石头、苔藓等。丰富多样的材料为幼儿的充分探索与深度学习提供了物质支持与保障。同时,在材料的摆放上,教师将各类探索材料有序地投放在开放式的探索柜中。这样不仅方便幼儿拿取,还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幼儿增强游戏的主动性。此外,为了确保游戏材料的安全性,教师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查与消毒处理,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当然,除了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还需关注心理环境的营造。教师要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发现,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保证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久的兴趣[3]。
教师构建富有启发性、支持性的游戏环境,能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探索资源和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增强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深度学习的催化剂。内在动机源于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者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以此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动力。
以建构区游戏“游乐场”为例。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身平时的观察讨论这些问题:你想建构什么样的“游乐场”?需要哪些建构材料?在哪里可以找到与你的建构任务有关的辅助材料?怎样将你的“游乐场”搭建起来?这些问题为幼儿的游戏指明了方向。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幼儿进行设计、展开构思、寻找材料,为建构做准备。在幼儿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再次提出挑战性任务:你的“游乐场”要怎样布局才合理?准备配备哪些“游乐项目”来吸引游客?幼儿再次进行交流讨论,对“游乐场”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以使“游乐场”更完善。在建构活动的分享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建构过程,提出建构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思考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此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游戏经验,增强幼儿对深度学习的体验感,加深幼儿对问题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内在动机。
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和自主性的游戏选择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内在动机,促使幼儿通过游戏实践解决问题,从而使幼儿发展创新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并充分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与探索的成就感。
(三)促进同伴互动
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促使幼儿在互动中产生新的想法与创意,从而使游戏中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4]。因此,教师可以在探索性区域游戏中巧妙设置需团队合作的游戏任务,促进幼儿与同伴的良性互动。
以角色区游戏“超市”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超市中货架的摆放、商品的分类、收银的流程等。通过讨论,幼儿对超市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其次,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结伴,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布置超市的一个区域,如食品区、日用品区、玩具区等。在小组中,幼儿需要共同商讨货架的布局、商品的陈列、商品价格的设定等,互相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在超市正式“开业”后,教师让幼儿轮流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买卖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了解了商品交易流程,掌握了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再次,为了促进幼儿更深层次的互动,教师给幼儿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评选“最佳售货员”、推荐“最受欢迎商品”等。最后,教师利用活动后的分享环节,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和经验。通过分享互动,幼儿不仅能够从同伴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和经验,还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教师通过巧妙设计同伴互动活动,激发幼儿互相学习的意识,让幼儿在同伴的启发下深入探索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
(四)引导深度探究
深度探究是提升幼儿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度探究,幼儿能够拓展思维,更深入地理解知识[5]。因此,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幼儿进行深度探究,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自然角游戏“奇妙的植物世界”为例。为了给幼儿创设充满自然气息的游戏环境,教师带领幼儿在自然角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教师还在自然角放置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本等工具,方便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这样的自然角为幼儿提供深度探究的物质基础,能够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心。在自然角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围绕“植物的生长过程”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思考“植物的生长经历哪些阶段?”这一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假设。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幼儿进行种植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植物的生长高度和叶片数量的变化情况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自主选择探究内容和方式,并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与帮助。当幼儿观察的植物长大后,教师给幼儿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有的植物长得快,有的植物长得慢?”幼儿在深入思考、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和所受到的外在影响因素。此外,教师还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介绍植物生长过程的科普视频,以及邀请植物学专家为幼儿讲解植物的生长奥秘,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更多样的探究思路,在丰富幼儿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教师在探索性区域游戏中引导幼儿深度探究,给予幼儿自由的探究空间,让幼儿经历观察、思考、假设、实验的过程,从而使幼儿激发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拓展思维,提升探究能力。
结语
探索性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活动,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机会。教师通过实施有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幼儿在探索性区域游戏中的学习状态与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拓展幼儿的认知领域,还能发展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教师需继续深化对探索性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探索性区域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助力幼儿通过游戏激发潜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璐.探讨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素质发展的措施[J].教育界,2024(22):119-121.
[2]方静.课程游戏化视角下教师观察能力培养策略[J].好家长,2024(17):16-17.
[3]杨荣斌.营造支持性环境 提升幼儿游戏水平[J].黑河教育,2020(5):83-84.
[4]李丹阳.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表现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24.
[5]陈媛媛.区域游戏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J].儿童与健康,2024(3):32-3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2025年仙游县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观察与指导的探究”(课题编号:XYXYKT-2023-114)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燕燕(1981—),女,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蜚山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