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练评”一致性简析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

作者: 孙爽爽

基于“学练评”一致性简析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0

【摘要】“学练评”一致性是实现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学习目标、练习活动、学练结合和评价反馈的一致性。教师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文章基于“学练评”一致性的视角,对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现存问题、应用价值、特点和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学练评”一致性;大单元教学;小学体育

作者简介:孙爽爽(1988—),女,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中心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许多学校开始尝试采用大单元教学,以“学练评”一致性为原则,通过系统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练习,实现“学中练、练中学”的有机结合[1]。

一、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足

体育教学硬件不足,给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带来诸多阻力。部分学校经费紧缺或场地不足,导致体育设施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如没有足够的篮球架、足球场、田径场等,这使得体育大单元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体育课的热情。

(三)课程设置单一

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活动。此外,体育教学的碎片化和分离化,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学习某项运动技能[2],这影响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缺乏趣味性和参与度

小学体育教学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对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健学生的体魄有重要作用。小学体育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参与度,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

(五)评价方式不够科学

基于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的评价方式,应该指向更加科学和全面的内容。一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取得的体育成绩,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长此以往,可能会打击学生的体育学习自信。

二、小学体育“学练评”的含义和应用价值

(一)小学体育“学练评”的含义

“学练评”是指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学运动技术、评价学习效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进行学习,是学生实现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从不会到会的基本路径。“学”既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因素,也有学生的领悟能力因素。“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是学生内化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评”是指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同伴进行的评价,如体育运动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学练评”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二)小学体育“学练评”的应用价值

1.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一味地学习而没有练习,不仅不能让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还容易让体育教学浮于表面。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各种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养成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学练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各种团队协作环境或竞争环境大有裨益。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学练评”的推动下,学生不仅可以在体育技能方面得到提升,还可以培养自信心、意志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实施“学练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体育教学能力,实现专业成长。

三、“学练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特点

(一)强调单元设计

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开展体育学习。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以单元为单位,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明确目标和主题的完整教学单元,这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体育技能有积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学练结合

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操作。考虑到大单元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学习的持续性,教师应注重学练结合,形成良性的学习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练习,从而有效发挥体育大单元教学的作用。

(三)注重评估反馈

大单元教学注重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的评估反馈可使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之余,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学练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确定单元目标

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应遵循方向性、科学性、整体性的原则[3]。基于“学练评”一致性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应先确定单元目标。以小学体育“投掷与游戏”这一内容为例。

1.研读教材和课标

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研读,教师可以明确单元教学的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练习和评估反馈,帮助学生掌握投掷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确定单元核心目标

单元核心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在单元学习后应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投掷运动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3.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核心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设计具体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包括技能目标、体能目标、情感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等。结合“投掷与游戏”的教学实际,笔者设计以下大单元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设计学习活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投掷技能。

1.投掷纸飞机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纸折出飞机,再向学生示范如何调整投掷的角度和力度投掷纸飞机,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投掷的基本技巧。

2.投掷沙包

学生在用沙包进行投掷练习时,可以根据教师设置的不同投掷距离和目标,逐渐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示范和指导正确的投掷姿势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力方法和动作。

3.投掷球类

随着投掷技能的提高,学生可用足球、篮球等球类进行投掷练习,通过不同的投掷目标和方式,掌握不同的投掷方法和技巧。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投掷方法和技巧。

4.团队协作游戏

团队协作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效果。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三)实施学练结合

1.讲解示范

教师可以进行投掷姿势和技巧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准备动作、发力技巧、投掷方向等关键要素。

2.模仿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进行模仿练习。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旁边观察学生的动作,一旦发现不恰当的动作,便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通过反复的模仿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

3.实践应用

在练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将所学投掷技能应用到实际的投掷运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投掷比赛和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投掷技能。

(四)开展评价总结

在大单元教学后,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技能测试、体能测试和平时表现作为评价的参考,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1.设定评价标准

有效的评价标准是保障评价效果的前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技能测试标准、体能测试标准、情感态度评价标准等。此外,教师要注意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2.观察学生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投掷技能、体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评价提供依据。

3.记录学生的进步

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态变化。因此,教师记录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不仅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

4.测试与评价

在大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技能测试,评价学生的投掷技能学习成果。根据测试结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体能提高情况、情感态度变化情况等。

5.反馈与指导

根据评价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醒他们继续保持。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改进。

6.总结与反思

在大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反思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优劣,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学练评”一致性的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是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卜家名.“学—练—评”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学园,2023,16(20):84-86.

[2]刘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价值、构成及优化路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8):117-119.

[3]包爱江.新课改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J].甘肃教育,2023(15):78-8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