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数学游戏让课堂“活”起来

作者: 胡文 侯晓蕾

信息化数学游戏让课堂“活”起来0

【摘要】信息化与数学游戏相融合能使数学课堂“活”起来。课前猜数字游戏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使课堂生动而有趣;课中发现游戏、推理游戏、转盘游戏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经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课后拍手游戏能缓解学生焦躁的情绪,既有助于他们巩固知识,又能为他们后续的探究做好铺垫。

【关键词】数学游戏;信息化;课堂

作者简介:胡文(1973—),女,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侯晓蕾(1975—),女,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一、课例背景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组织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以下简称精品课)遴选工作。小学实验教学视频时长一般为40至45分钟。实验课是教师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材料,引导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相应的观察、测量、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结论的课程。

笔者在平台上传了一节关于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实验精品课“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并探索简单规律”。“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并探索简单规律”数学实验精品课是在学生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借助计算器运算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课程。

笔者上传数学实验精品课后,感觉这节课还有所欠缺,据此思考信息化与数学游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二、课例描述

(一)原课堂的实验导入环节

1.课堂导入

笔者:“今天我们上一节数学实验课,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

2.猜数字游戏

笔者:“同学们,我们先玩‘猜数字游戏’。请你们从自然数1至9中挑选一个数,将它记在心里,使用计算器连续输入九次这个数字,再将这个九位数除以12345679。同学们将得数告诉老师,老师就可以知道你心里的那个数字。”

(二)调整后的导入环节

信息化与数学游戏如何融合?笔者想到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并剪辑《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有关镇江博物馆收藏的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如图1所示)的内容,制成有趣的短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1.学生观看短视频

笔者:“同学们,请观看短视频,你有一条来自国宝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的留言。”

短视频中的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说:“我,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现被收藏于镇江博物馆,是一件唐代人喝酒用的器具。我有五十根酒令筹,每根酒令筹的上端刻有《论语》的语句和饮酒的规定。我的用途就与这些酒令筹有关。在唐代人喝酒时,我是用来行酒令的器具。”

筹是古代的计算用具,酒筹是古代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用具,二者都与数学计算有关。饮酒行令,是中国古人在饮酒时的一种特色游戏。算筹是中国古代原始的计算工具,到明朝,算盘成为人们主要的计算工具。在现代,人们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通常使用计算器。笔者将酒筹筒作为导入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2.实验导入

笔者:“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数学实验课,本次实验需要准备计算器和实验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3.猜数字游戏

笔者用投影仪适时投屏学生的操作结果,验证

猜测。

4.设疑激趣

笔者:“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猜出同学们心中想的那个数字呢?这里面蕴含了什么数学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利用计算器来解析算式,发现其中隐藏的数学秘密。”

(三)原课堂的实验探究环节

1.发现游戏

笔者:“同学们,我们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在计算的过程中,大家用心体会,看看有什么发现。”

111111÷37037=

222222÷37037=

333333÷37037=

2.推理游戏

笔者:“同学们,下面我们应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计算器检验’这一实验步骤,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

(1)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再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1×8+1=9              1234×8+4=

12×8+2=98          12345×8+5=

123×8+3=987      123456×8+6=

(2)先用计算器算出以下算式的得数,再应用规律,写两组这样的算式。

1×9+2=

12×9+3=

123×9+4=

1234×9+5=

笔者:“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不仅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和数学的美,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用计算器探索、分析和验证的过程正是数学推理的过程。在验算时,我们还发现当计算的数位多时,计算器的计算就存在局限性。因此,计算器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帮助我们探索数学规律的一个辅助工具。我们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还是要细心观察、仔细比较,从而总结规律。”

3.转盘游戏

笔者:“同学们请看142857,这是一串令人兴奋的数字。我们可以通过将它分别乘以1、2、3、4、5、6来研究它的规律。下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尝试计算,并寻找其中的规律。”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笔者:“无论142857乘以多少,从始至终乘积就是这6个数字的组合,而且每一个乘积的1后面永远是4,4后面永远是2,2后面永远是8……我们可以把1、4、2、8、5、7按照顺时针的顺序排成转盘,乘1的积就是原数;乘2的时候,只需要找到积开头的数字2,从2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转一圈,就可以得出结果285714;乘3的时候,积开头的数字是4,得数是428571(如图2所示)……”

4.拍手游戏

笔者:“142857是一串有趣的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下面我们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读出这串数字,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四)调整后的课堂实验探究环节

1.运用多媒体设备投影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情况和结果

笔者使用投影仪及时把学生计算、合作的情况实时投屏展示,运用教学软件收集、分析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推理的情况。

2.补充数学知识

笔者:“观察图3方格中的数和每组算式的特点,并算出每个算式的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据此,笔者适时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洛书与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洛书上的图案对应1至9九个数字,无论是纵向、横向、斜向,每条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15。古代的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他们把这种神秘的数字排列称为九宫图。通过笔者的介绍,学生能够体会中国古代数学的文化价值,增强民族自

豪感。

3.设计动画

笔者设计142857转盘的多媒体动画效果,为学生后续的发现、猜测、应用环节做好铺垫。

4.创设游戏情境

笔者为拍手游戏创设游戏情境,设计能让学生放松心情的背景图片,并为图片配上适宜的音乐。

三、案例分析

(一)猜数游戏—生动有趣

笔者认为,教育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需要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在本节实验课中,笔者将学生喜爱的“猜数字游戏”作为导入,使课堂生动有趣,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游戏的魅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发现游戏、推理游戏—轻松灵动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部分学生会感到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将数学课堂与信息化数学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让课堂变得轻松灵动。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从多种角度进行学习,包括但不限于聆听教师的话、积极参与讨论、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等[1]。信息化数学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还能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经历发现、创造的学习过程。

经过笔者调整后的发现游戏能及时反馈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通过游戏,学生既能发现除法算式中的变化规律,又能掌握用计算器探究简单规律的实验过程。

此外,推理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规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推理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转盘游戏、拍手游戏—愉悦高效

转盘游戏直观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快速发现数学规律。

此外,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在下课前几分钟,学生会感到比较疲惫。要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设计愉悦的课堂游戏。笔者在转盘游戏之后设计以律动为主的拍手游戏,引导学生律动起来,让学生在产生愉悦心情的同时,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并探索简单规律”数学实验课堂游戏环节的创设与实践,让笔者直观感受到信息化数学游戏在活跃课堂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信息化数学游戏,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中观察、实验、计算、推理、验证,从而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