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任教师抓起,筑牢师德根基

作者: 范颖琼

【摘要】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市天妃宫小学的创新实践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从新任教师抓起,筑牢师德根基的重要性、实践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旨在为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新任教师;实践创新;师德修养;职业根基

作者简介:范颖琼(1972—),女,江苏省南京市天妃宫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示范性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特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影响。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这应该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导向[1]。

南京市天妃宫小学是一所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近年来,随着学校不断发展,新任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加强新任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成了新关注点。秉承源于教师,扎根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优良传统,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以“从新任教师抓起,筑牢师德根基”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性实践探索,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开展各项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新任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党育才、为国育人。

一、南京市天妃宫小学的背景与师德建设需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品质和学生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重视师德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而从新任教师阶段就开始强化师德培养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师德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高尚的师德能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从而提高教学的成效和水平。高尚的师德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教师的道德榜样力量会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此外,师德建设还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努力追求卓越。同时,师德对于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也至关重要,高尚的师德能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市天妃宫小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深知师德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如何引导新任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师德师风建设从新任教师抓起的现实意义

(一)为新任教师的教育生涯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新任教师就如同一张白纸,在初始阶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能够引导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以高尚的师德标准要求自己。他们将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和人格的塑造,从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工作[2]。

(二)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

新任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对整个校园氛围产生影响。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培养,可以让新任教师成为良好风气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营造积极向上、敬业爱生的教育环境。

(三)有效避免新任教师不良行为和观念的形成

如果学校在初始阶段没有给予新任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一些不良的师德表现可能会逐渐滋生并固化。而早期的重视和培养能够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让新任教师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避免日后出现严重的师德问题,影响学生和教育事业。

(四)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教育传统

新任教师通过接受师德师风的教育和熏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教育行业中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从前辈教师的经验和事迹中汲取力量,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使优秀的师德师风得以延续和发展。

(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新任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相对较小,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亲近的关系。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榜样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影响将伴随学生一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南京市天妃宫小学的创新实践举措

(一)活动建设方面

1.入职前的师德体验活动

在新任教师正式入职前,学校组织他们参与一系列与师德相关的体验活动。例如,安排新任教师到特殊教育学校或贫困地区学校进行短期支教,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教育环境下学生的需求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又如,组织新任教师参加公益服务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陪伴留守儿童等,使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并将这种情感延伸到教育工作中。

2.创新师德培训模式

学校改变了传统的师德培训模式,引入多样化的培训方法。比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新任教师分别扮演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角色,通过模拟各种教育场景,深入理解师德在不同情境中的体现和要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新任教师分组讨论师德案例,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师德问题;将师德建设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帮助新任教师将师德建设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自己在不同阶段应该达到的师德目标;指导新任教师制订个人师德发展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3.开展师德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在校园内张贴师德标语、展示师德楷模事迹、举办师德文化节等形式,传播师德正能量,营造浓厚的师德文化氛围。例如,以“师德”为主题开展校园壁画创作活动、举办“师德风采”演讲比赛,让新任教师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高尚师德的熏陶和感染。

4.跨校师德交流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新任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师德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这种跨校的交流可以拓宽新任教师的视野,帮助他们学习不同学校的优秀师德举措。

(二)制度方面

1.建立师德导师制

学校为每位新任教师配备一位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导师。导师不仅要在教学业务上给予新任教师指导,还要在师德方面进行言传身教。例如,导师要与新任教师定期交流,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师德感悟和经验,帮助新任教师解决遇到的困惑。导师还要带领新任教师参与一些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指导他们如何践行师德。

2.创建师德激励机制

学校设立多种师德奖项,如“师德楷模奖”“师德进步奖”等,对在师德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新任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例如,对于在关爱学生、敬业奉献等方面有显著事迹的新任教师,给予公开的表彰和物质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尊重。这不仅能激发新任教师积极践行师德的动力,也能在教师群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平台建设方面

1.打造师德主题工作坊

学校打造师德主题工作坊,定时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等开展专题讲座。比如,举办“关爱学生,从心开始”工作坊,邀请心理咨询师讲解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如何关爱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工作坊还设置了实践环节,让新任教师现场演练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应用。

2.开发在线师德学习平台

除了利用“学习强国”APP,学校还开发了在线师德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师德学习资源,如视频课程、案例分析、优质文章等,方便新任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学校还通过创建在线论坛、微信群等方式,建立新任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让他们可以随时分享师德学习心得和经验。

3.开展师德实践项目

学校鼓励新任教师参与师德实践项目,比如“爱心助困”项目。新任教师可以自主申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义卖、募捐等活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四)评价方面

1.引入师德自我反思与评估

学校要求新任教师定期进行师德自我反思,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和思考,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学校开发师德自我评估工具,让新任教师通过填写问卷等形式,对自己的师德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例如,新任教师需每周撰写师德反思日记,每月进行一次自我评估,以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2.引入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

学校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定期听取家长对新任教师师德表现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家长座谈会,了解家长眼中新任教师的师德情况。同时,学校也定期邀请社会人士参与师德监督和评价,如邀请社区代表、教育志愿者等走进校园,观察、评价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四、重点策略实施的成效

随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不断推出,学校在新任教师师德建设这一工作的实施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建立师德观念

通过入职前的师德体验活动,新任教师在正式踏上岗位之前就对师德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比如,一位新任教师在参与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教活动后,深刻体会到了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关爱和尊重,在后来的教学中,他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耐心和包容。通过开展师德实践项目,新任教师真正地将师德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爱心助困”项目中,新任教师们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为贫困学生筹集资金和物资。他们不仅给予了贫困学生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予了贫困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这让新任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和师德的力量。此外,校园内的师德标语时刻提醒着新任教师要坚守师德底线,师德楷模事迹的展示激励着他们追求卓越。在这样的氛围中,新任教师更加自觉地践行师德规范,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

(二)提升业务素养

创新的师德培训模式让新任教师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和思考。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新任教师更加真切地理解了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期望,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换位思考,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师德导师制的建立,为新任教师提供了直接的榜样和指导。新任教师在导师的带领下,逐渐学会了如何在教学中保持公正、公平,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师德主题工作坊的开展,让新任教师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师德知识和经验。在“关爱学生,从心开始”工作坊中,新任教师学会了有效的心理沟通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情绪和需求。此外,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师德建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任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在线平台学习师德知识,分享经验。在线论坛上的热烈讨论,让新任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师德问题,拓宽了教育视野。许多新任教师表示,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能够更高效地提升自己。

(三)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首先,获得师德奖项的新任教师成了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新任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比如,一位获得“师德楷模奖”的新任教师的事迹在学校内广泛传播,其他新任教师纷纷向他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其次,师德自我反思与评估让新任教师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通过定期的反思和评估,新任教师逐渐养成了自我审视的习惯,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最后,学校与家长、社会合作开展师德评价,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家长对新任教师的师德表现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社会人士的参与也让新任教师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推动新任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形象。例如,在社区组织的教育活动中,新任教师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良好的师德风貌,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结语

师德师风建设从新任教师抓起对于筑牢师德根基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创新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南京市天妃宫小学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系统化、常态化、机制化加强师德养成教育,增强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立德与修身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在三尺讲台的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涵养扎实学识,不断稳固立德树人之本。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依据与方向[J].中国德育,2020,(13):5-9.

[2]杜威.杜威教育论著作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