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工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作者: 葛恬【摘要】幼儿美工活动是需要幼儿调动多种感官感知、表达的艺术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文章从当前幼儿美工活动存在的问题着手,指出教师在幼儿美工活动中要注重观察指导与评价、丰富活动形式、收集各种废旧材料资源,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幼儿美工活动,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工活动;观察;兴趣;资源
作者简介:葛恬(1994—),女,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龙腾幼儿园。
集画、剪、贴、折、捏等多种操作于一体的幼儿美工活动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形式。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脑、手、眼等多种器官,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教师应从生活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在实践中不断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启发,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美工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一、幼儿美工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美工活动是以幼儿徒手或借助简单工具,运用折叠、剪切、组合、加工、变形等方式将材料制作成具体形象的造型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经验和对美的感知进行制作。在传统的幼儿美工活动中,由于材料单一、幼儿缺乏操作经验、教师未能有效引导等因素,幼儿的创造力往往无法被激发。
以“给朋友的爱心贺卡”幼儿美工活动为例。虽然幼儿在构思贺卡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缺乏经验,在面对各种材料时无从下手。多数幼儿仅是利用画图的方式制作贺卡,最终导致美工活动变成纯粹的绘画活动,这限制了幼儿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观察,为幼儿美工活动提供更多有效指导
(一)细心观察,注重操作过程
通过对幼儿美工活动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和幼儿的问题,从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1]。
以“剪纸游戏”幼儿美工活动为例。开始,幼儿仅是随意裁剪不流畅的线条。笔者细心观察幼儿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指导。经过笔者的有效指导,幼儿开始用自己剪的图案拼贴在空白的纸上使之变成剪贴画。接着,幼儿进一步动手动脑,将剪贴画对折变成贺卡,并在贺卡的开口处用纸条粘贴,使之变成加密的信件。
(二)耐心引导,提高幼儿美工活动的水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幼儿在参与美工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教师适时的介入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折纸游戏”幼儿美工活动为例。折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对幼儿的发展十分有益,深受幼儿的喜爱。此外,折纸对幼儿来说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笔者发现有些幼儿在折纸失败后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寻求帮助、有的索性放弃。作为教师,应耐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折纸方法,激发他们参与折纸的兴趣。
(三)用心评价,肯定幼儿的美工成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欣赏他们眼中的美,并予以积极的评价。
以“制作万花筒”幼儿美工活动为例。轩轩将两个纸筒并列粘在一起,并剪了许多彩色碎纸屑和短毛线放在纸筒里。当其他幼儿纷纷猜测轩轩做的是垃圾桶时,他悄悄告诉笔者这是“望远镜万花筒”。笔者用心地感受轩轩的美工成果,并鼓励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新作品。笔者用心评价:“轩轩的作品很有创意,很有想法,竟然能想到把纸筒变成漂亮的万花筒!”此时,轩轩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还对同伴说:“下次我也教你做!”
可见,教师用心评价幼儿,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美工成果被认可,还能够驱使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学会思考、大胆创造。
三、拓展内容形式,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幼儿美工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努力丰富幼儿美工活动的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等情况,并将幼儿美工活动与节日等主题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一)结合节日主题,玩转创意美工
节日主题活动烘托的氛围感能够使幼儿对节日的意义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相关的美工制作,在动手动脑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幼儿美工活动为例。此次幼儿美工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给妈妈或奶奶送一束自己动手制作的花。根据幼儿目前的能力水平,画花的方式过于简单,而折花的方式又有些困难。笔者综合考虑,决定引导幼儿用皱纹纸来制作花束。首先,笔者引导幼儿卷起正方形皱纹纸相邻的两边,并固定起来,形成花束的形状。其次,笔者引导幼儿将彩色皱纹纸进行撕、揉等操作,制作纸球装饰花束。最后,笔者引导幼儿对花束的整体布局和颜色搭配进行调整,提高花束的美观性。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玩转趣味美工
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一个废旧的纸箱都是他们灵感的来源,他们有能力将这些平平无奇的事物变成艺术品[2]。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发现美。此外,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大胆创造,鼓励幼儿表现美、创造美。
以“建房子”幼儿美工活动为例。幼儿提议要做一个很大的纸盒房子。考虑到幼儿并没有制作立体房子的经验,如果选择大纸盒作为材料制作房子,对幼儿来说会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笔者与幼儿商量先做一个小的房子模型。第二天,幼儿带来了自己收集的牙膏盒、牛奶盒、香皂盒等,笔者提问他们:“要让这些盒子变成房子,需要做什么呢?”经过讨论,幼儿总结出房子上要有门、窗户、屋顶等。接着,笔者提问幼儿:“可以用什么办法做出门、窗户、屋顶呢?”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剪刀剪出一个门。”有的幼儿说:“可以画一个窗户贴上去。”还有的幼儿说:“可以把纸盒顶部压扁做屋顶。”在一番有趣的讨论后,幼儿开始进行创作。夕夕先在盒子上开了三个洞,再用一片红色的纸对折后贴在盒子上当作屋顶。当夕夕高兴地向小玉展示她的房子时,小玉说:“你的房子都没有窗帘。”夕夕想了想,说:“那我做个窗帘吧,这种窗帘会根据天气自动开关,还能防水。”于是,夕夕剪了一小片黄色彩纸贴在窗户洞上面,又把这片彩纸向上折了一些,她说:“现在是晴天,窗帘自动打开了。”过了不久,幼儿都做好了自己的房子。有的幼儿在房顶上挂了长长的绳子,顶端还有圆形的纸片,表示这是可以飞起来的热气球房子。有的幼儿在房子周围用黏土做了小兔子等动物,表示这是家养小宠物。
(三)融合季节特点,玩转多彩美工
教师可以融合季节特点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美工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装扮环境,还可以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深入感受季节的特点。
以“清凉夏日”幼儿美工活动为例。笔者为幼儿提供卡纸、打印纸、皱纹纸、海绵纸等不同的彩色纸张,引导幼儿制作夏日清凉用品。有的幼儿用海绵纸做成帽子;有的幼儿将脚丫放在卡纸上画出轮廓做成拖鞋;有的幼儿用卡纸折一折变成扇子。静静在做一把扇子,她用卡纸折成两个扇面后,发现缺少一个扇柄。她开动脑筋想办法,不一会儿,就从美工区的材料中找到一个冰棒棍制成扇柄。其他幼儿看到静静的创意,也纷纷模仿。有的幼儿用吸管制作扇柄,有的幼儿用扭扭棒制作扇柄。
四、做好资源收集,为幼儿的美工活动提供更多可能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幼儿美工活动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3]。
(一)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将废旧材料与幼儿美工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幼儿美工活动区域投放一些吸管、纸杯、瓶盖、贝壳等材料,鼓励幼儿摆弄、探索和创作。当幼儿对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传授幼儿一些利用材料的方法,如瓶盖可以做成小汽车;棋子、花朵、吸管组合可以做成贴画;贝壳可以做成项链、贝壳画等。
一次性纸杯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大多数人在使用后都会将其扔掉。其实,将一次性纸杯清洗后可以做成许多有趣的美工作品。在幼儿园内总能看到幼儿用纸杯做出的各种造型的“纸杯娃娃”,如穿花裙子的小兔、滑稽可爱的小猫、活蹦乱跳的青蛙等。一段时间后,幼儿不再拘泥于用纸杯做简单的改造。笑笑在纸杯的边缘分别贴上四个瓶盖,在杯身上贴了“窗户”和“门”,在空白处用超轻黏土做了装饰,还在杯底画了方向盘和卡通人物,于是,一辆“小汽车”诞生了。乐乐用吸管做了一面“海盗旗”固定在杯身内,将纸杯口用纸条封住,用扭扭棒围了一圈当作围栏,还用超轻黏土做了几个“海盗”放在杯身上,于是,一艘神奇的“海盗船”出现了。之后,还有的幼儿将纸杯做成纸杯花、纸杯电话、纸杯望远镜等。
(二)家园合作,发动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废旧物品
通常,家长都把废旧物品当作垃圾处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废旧品物品对幼儿来说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教师可以向家长展示一些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美工作品,让家长看到这些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还可以通过开展“每月废旧物品征集”活动等途径,发动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废旧物品。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家长不理解,他们可能会认为幼儿园成了“废品收购站”。但是,当这些废品变为各式各样的美工作品后,家长会逐渐理解并配合。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美工作品,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从而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三)利用材料,布置幼儿园环境
教师可以布置幼儿园的环境为切入点,为幼儿拓宽利用材料制作美工作品的思路。
例如,笔者在幼儿美工活动区域投放葡萄梗,引导幼儿将其插入在花瓶或纸杯中,并用黏土固定。接着,笔者引导幼儿将葡萄梗想象成一棵大树,从而让幼儿发挥想象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点缀。
又如,笔者在幼儿美工活动区域投放牛奶盒,引导幼儿将其改造成小画框或者展示架,从而让幼儿的绘画作品得以展现。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开展幼儿美工活动,教师应在日常注重收集各种能够支持幼儿创新的材料,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放手让幼儿自主制作美工作品,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丹娜.学用《指南》,推进美工区域中的观察与评价[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8(Z1):4-5.
[2]俞兰.幼儿创造性线描画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8(Z1):6-7.
[3]郭亦勤,王麒.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